周末,本來幾個朋友約好了,一起帶孩子出去玩耍的,但是有一個朋友卻說孩子要去上早教班,說是這個班很不容易進去,現在終于報著名了,她要帶孩子去,所以周末就不和我們一起去了??墒撬覍殞毑?歲呀!而且從周一到周五已經排了很多興趣課程了:什么鋼琴早教班,繪畫早教班,象棋早教班……我問她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忙得過來?她的回答是:孩子小,對于這些東西吸收很快的,你也知道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讓他多點傍身的技藝,對他將來是好的……
的確,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社會競爭也越來越大。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代年輕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早教也成為他們非常注重的一種育兒方法。但近日,有不少的居民反映:他們很想給自己的孩子很好的早期教育,但往往不得其法。如何才能給孩子適合的早期教育,已然成為大部分父母關注的問題。有專家針對孩子該不該上早教班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關于什么時候該報早教興趣班?
你們會發現,現在的家長都意識到對嬰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培養的重要性。家住赤坎五一路的莫女士告訴記者,每到周末,她所在的小區很多父母基本都會帶著寶寶滿城區地奔波去上早教班,有些家庭甚至會報4、5個班,讓寶寶明星似的“趕場”,生怕遺漏了哪一項的訓練而耽誤了孩子的智力開發。
莫女士也如此,帶著女兒“趕場”去上早教班。但她發現,如此一來,奔波的勞苦與孩子所學到的知識不成比例,這不由讓她心生疑問:如此疲于奔命“趕場”上課,寶寶能學到什么東西?此外,孩子什么時候才該上早教班呢?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早教班,有針對嬰幼兒的爬行、游泳、思維訓練、親子游戲、邏輯培養等課程,還有一些針對學齡前的課程設置,號稱對孩子“幼升小”有提升作用,讓家長感到眼花繚亂。
專家表示,家長要避免陷入“早教就是早期教育”的誤區。早教班的設立及課程的設置,主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進行身體、性格、習慣、思維、感知等各個系統進行全方位開發。合理的課程設置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家長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更好地、更符合年齡特質地成長和發育,增強表達、判斷、溝通、協調等各項能力。同時家長能夠從學習過程中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去引導。這些效果都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持續釋放表現出來的,難以用量化的、分數考核性質的標準來評判。
此外,很重要的一條,僅僅依靠孩子在早教機構每周一次或兩次的課程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要更多參與進課程中來,和進行更多互動和共同協作,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和引導,才能讓科學的教育方法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