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的低燒和高燒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現象了,很多寶寶在長牙的最初時期很可能會有低燒的出現,其實這是人體發熱反應,是一種炎癥性質的反應。但是高燒就不一樣了,高燒往往都是感冒引起的,而且高燒的溫度以及癥狀或者性質等都是要高于一般的低熱和低燒的!
在這里不免就有家長疑惑了,為什么會有低燒和高燒的之分呢?低燒和高燒的區別究竟是什么呢?別著急,在本文中會有低燒和高燒的區別解釋,以及在寶寶出現低燒和高燒時該如何應對等問題!話不多說,一起往下看吧!
低燒和高燒的區別是什么
1、從溫度上面解讀
根據兒科醫生回答說,一般人的正常體溫在36度-37度之間,如果超出了這個溫度范圍的話則是發燒,而發燒也分為發低燒和發高燒。一般體溫在37.3度-38度之間的我們稱之為發低燒,溫度是可以直接用溫度計驗出來的。
而高燒的話溫度則自38度-39度以上的,我們稱之為發高燒,這就是低燒和高燒的溫度不同之分!
2、從癥狀上面解讀
一般發低燒的寶寶癥狀要比發高燒的寶寶癥狀輕一些,多見于午后低熱且伴隨咳嗽、身體乏力等,如果是用夜間的話一般表現為醒來后出汗,畏懼光線以及頭暈或者發冷,有的時候還是表現為耐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