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食一直是父母無比頭疼的,父母總認為,如果孩子不愛吃東西,有可能是暫時不餓,只要餓一餓就好了。不過如果寶寶長期處于不愛吃飯的狀態,家長可要小心,孩子可能得了厭食癥。
孩子出現厭食的問題不可怕,家長一定要通過平日里的觀察,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并且及時改善,才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一些孩子厭食癥的初期癥狀相關知識以及引起寶寶厭食的原因,想知道的家長,來了解下吧。

孩子厭食癥的初期癥狀
第一:如果孩子患上了厭食癥這種疾病的話,那么孩子首先就是會出現一種厭食,不愛吃飯的表現,那么如果孩子會有這方面的癥狀的話,就必須要及時的送孩子到醫院做檢查來判斷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厭食癥。
第二:厭食癥疾病對孩子的身體傷害是很多,如果發現晚的話,那么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還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甚至會導致孩子的身體消瘦,所以必須要及時的發現,做到及時的治療。
第三:孩子如果是患上了厭食癥疾病的話,那么在表現癥狀中還有可能會出現腸胃不好的表現,所以必須要及時的給孩子做個詳細的檢查,根據對孩子的檢查結果來選擇治療,如果是厭食癥的話就要給孩子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引起寶寶厭食癥的原因
小兒厭食癥是指小兒長時間內食欲不振,厭惡或抗拒進食,尤以學齡前兒童多見。小兒厭食癥多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微量元素缺乏、多種慢性疾病等都會導致小兒厭食。
1、大多數的厭食癥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零食過多、餐前飲用大量飲料、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如邊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不良的習慣,可以擾亂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從而使患兒食欲減退。
2、家長長期強迫進食的惡果。這些家長他們常常過分擔心小兒營養不足,體重增長不快,進食量過小等,強迫小兒進食。大大影響了小兒的情緒,產生了"進食等于受罪"的錯覺,并逐漸形成了條件反射性拒食,最終發展成厭食。
3、多種急、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厭食。全身性疾病如結核病、膠原病、貧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以及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4、長期服用藥物可能會導致小兒厭食。維生素A或維生素D服用過量導致中毒,也會引起小兒厭食。
5、缺鋅也可導致厭食。若厭食的小兒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釋的原因時,可做血鋅或發鋅的濃度測定。

為了避免小兒患厭食癥,家長需要讓小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餐前不吃零食,專心用餐,不偏食不挑食;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強迫小兒進食,以免小兒對進食產生恐懼,導致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