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音樂能夠傳到子宮,接下來就要弄清楚,胎兒究竟能不能聽到音樂呢?邵教授說,胎兒發育到5至6個月的時候,聽覺神經系統發育已經比較完全,大腦能處理外界傳入的聲音。但是母體子宮里充滿了羊水,胎兒正常的胎位是頭向下,胎兒實際是浮在羊水里面,耳朵里面也充滿了羊水。在這種環境中,胎兒聽到音樂的原理就和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聽到音樂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聽不到空氣中的聲音,這是因為空氣中的聲音通過水面時,被反射掉了。而通常情況下,表演花樣游泳的時候,采用的是兩個放音系統,一個是空氣中的放音,一個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氣中聽聲音是用耳朵聽,通過耳膜的振動,把聲音傳到鼓膜,由鼓膜振動再傳到腦膜來聽的。
但是運動員在水下聽音樂不是通過耳朵來聽,而是通過頭蓋骨感受到的,這就叫做骨傳導。因為水對聲音的阻抗和密度與聲速是相近的,所以聲波能夠引起頭蓋骨的振動,這種振動傳到內耳經過大腦的分析也就聽到聲音了。所以人的聽覺有兩個通道,一個是氣道,一個是骨道??諝猱斨械淖杩购艿停芏纫驳?,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認為,胎兒在子宮內充滿羊水的環境里是通過骨傳導來聽音樂的。
胎教音樂必須是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孕婦應該聽一些節奏柔和舒緩的輕音樂,像一些節奏起伏比較大的交響樂,尤其是搖滾樂、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較強的音樂,都不適合孕婦聽。胎教音樂應該在頻率、節奏、力度和混響分貝范圍等方面,盡可能與孕婦子宮內的胎音合拍、共振。
媽媽育兒網(http://www.qyguofan.com/)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