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過放射冠 2.穿過透明帶 3.形成受精卵
卵裂產生的細胞叫卵裂球。受精后24小時開始第1次卵裂,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相等的細胞(兩個卵裂球)。以后平均每12小時分裂1次,在受精后72小時左右,分裂成16個“卵裂球”,聚集在透明帶內,形狀如同桑椹,所以叫它桑椹胚。
卵裂不斷進行,卵裂球的數目也越來越多,而卵裂球的體積卻越來越小,整個桑椹胚的大小和未受精卵差不多,這樣就保證了桑椹胚在細長的輸卵管內順利通過。
胚泡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醫學上叫作植入或著床。這一過程大約在受精后的第6—8開始,第11—12天完成。大多數孕卵是在三角形子宮腔前后壁的中上部著床。一般來說, 受精后第5天透明帶消失,第6天胚泡叫“極端滋養層”的一側附著在子宮內膜上。 極端滋養層細胞分泌的蛋白酶溶解子宮內膜,使內膜上出現一個直徑1毫米左右的缺口,以后胚泡就從這個缺口植入。
大約在受精后的第12天,內膜表面由孕卵植入造成的創口被四周的內膜組織修復,這時胚胎被埋在肥厚的蛻膜層內而受到保護。受精卵著床完畢之后,在宮腔內膜上形成一個小丘,孕卵就在這里生根,胎兒就在這里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