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準爸媽做孕前檢查是想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為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做準備,但是千萬別忽視血清抗體的檢查,以避免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母親產生的抗胎兒紅細胞的抗體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在子宮內或出生后發生大量紅細胞破壞,出現一系列溶血性貧血、黃疸以及其他多種臨床表現的疾病。母嬰血型不合造成溶血病的幾率為20%~30%。
新生兒溶血病是由于父母血型不合造成的,分為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和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第一胎的發病率超過20%,而Rh血型不合溶血病在第一胎時很少發生,但Rh血型不合溶血病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嚴重。在我國,最常見的是ABO血型不合。
若母親血型為O型,父親血型是O型以外的血型,如A型、B型或AB型,孩子容易發生溶血病。如果父母血型均為O型孩子則不易得溶血病。
專家提醒,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準媽媽在懷孕前就要做一個“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查”,來查一查血液里抗體的情況。
要是抗體的“活性”不高,準爸媽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體的“活性”很高,則可以通過一些藥物治療來降低,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親抗體的“殺傷力”。
如果已經懷上寶寶,準媽媽要從第16周左右開始,定期檢測血液中抗體的情況,一般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寶寶有否發生溶血可能。如有異常可以在孕期治療,效果不錯。
Rh血型不同的準爸媽,第一次懷孕時基本上沒事,但如果有過流產或生過孩子等現象,一定要查準媽媽體內Rh抗體。若抗體陽性的“活性”很強,就不應該懷孕,否則發生死胎、新生兒嚴重溶血的危險性就比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