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
傳染方式: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通過進食受感染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豬肉內被包裹的微生物,或接觸感染的貓糞內的卵母細胞,或胎兒經胎盤感染。
感染后的癥狀:疲勞、肌肉痛、淋巴結病,但感染大多是亞臨床癥狀的。
對胎兒的危害:孕期感染可引起流產或分娩有病的新生兒,胎兒感染的危險性隨著妊娠持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孕早期胎兒感染更具致死性,但并不常見。孕晚期感染的新生兒約60%有圍產兒感染征象,而早期僅有10%,只有不到1/4的新生兒先天性弓形蟲病出生時有臨床表現,大多數患兒隨后才逐漸表現出感染癥狀,如低出生體重﹑肝脾腫大﹑黃疸和貧血。有些為驚厥﹑顱內鈣化灶﹑智力落后﹑腦積水或小頭畸形,幾乎所有感染的新生兒最終都會發展為脈絡膜視網膜炎。
如何預防:胎兒先天性弓形蟲病的母親一定是孕期有感染,因此,準媽咪不宜接觸生或未煮熟的牛肉﹑豬肉或貓狗等動物。母親免疫力可保護胎兒免受感染。如果孕前抗弓形蟲IgG抗體被證實,則該孕婦的胎兒沒有先天性感染的危險性。近期感染可以以IgM形式存在,盡管IgM可能持續存在數年。IgM滴度上升兩倍可確診活動性感染。高度特異和敏感的PCR技術通過羊水分析可明確胎兒感染。
巨細胞病毒
傳染方式: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DNA皰疹病毒,是圍產期感染最常見的原因,病毒可通過飛沫和接觸唾液、尿液等水平傳播,也可母胎垂直傳播。同時也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感染后的癥狀:大多數感染沒有癥狀,約15%的成人以發熱﹑咽炎、淋巴結炎和多發性關節炎為特征。這些特征有許多也常見于風疹。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對胎兒的危害:先天性感染:是一種包括低出生體重﹑小頭畸形、顱骨鈣化﹑視網膜脈絡膜炎﹑智力和運動發育遲緩﹑感覺神經缺乏﹑肝脾腫大﹑黃疸﹑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的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