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
北京動物園是中國開放最早,飼養動物最多的動物園之一,距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園區面積大、動物種類繁多自然是不言而喻。這里,是最適合小孩子們游玩的場所,可以說,完全不受年齡的限制。在游玩歡樂的同時,還可以給小孩子普及動物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獅虎山
北京動物園獅虎山建于1956年,是北京動物園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照相機在中國屬于高檔消費品的時代,許多人在動物園的紀念照都是以獅虎山為背景的。獅虎山的建筑被裝飾成獨特的山型結構,進入館舍參觀有如進入神秘的山洞,連接室外活動場和室內動物館舍的通道也設計成山洞的形式,這種設計不僅有很好的視覺效果。
而且可以避免冬季寒風直接吹入展廳內部。獅虎山內飼養了包括非洲獅、白獅、孟加拉白虎、東北虎、美洲豹、美洲獅在內的多種大型貓科動物。過去,每逢假日,飼養員會向籠中投放活雞,以此來訓練動物的野性。
猴山
北京動物園猴山位于北京動物園東南側,是動物園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館舍,也是現存唯一一個興建于1949年以前的館舍。猴山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為下沉式結構,場館中央用山石堆積成兩座假山,之間懸掛軟梯、輪胎等游樂設施。2007年因修建高架橋道路猴山被關閉,現將其保護,作為猴山舊址展出,新猴山已建成開放。
熊山
北京動物園熊山位于動物園東北角,原址為稻田,1952年動工興建熊山,占地面積4275平方米,原由黑熊和白熊兩個下沉式露天館舍組成,白熊山位于東側,內有假山和水池。
黑熊山位于西側,分南北兩個部分,南側場地較大,有假山和水池,內為棕熊。北側場地較小,僅有水池一座,內為黑熊。因2007年修建高架橋將黑熊山拆除,白熊現未對公眾展覽,原白熊山仍對外開放,現在內飼養棕熊及黑熊?,F在新熊山已建成。
熊貓館
現存的北京動物園熊貓館是1990年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獻禮工程興建的,造型獨特,曾經入選當年度“北京十大建筑”和“北京市優質建筑”,但實際上熊貓館建筑質量非常一般,使用十年之后就已經開始出現漏雨問題。
熊貓館總占地面積1萬平米,建筑面積1452平米,主體建筑呈盤繞的竹節形狀,有11道半圓形的拱圈沿竹節延伸的方向分布,象征第十一屆亞運會,東南側為館舍參觀入口,西北側為通向室外活動場的出口,室內共有三個公開展室,參觀大廳頂部用懸吊12個玻璃鋼大球,以調節室內音響效果,功能性區塊包括隔離間、治療間、飼料間、鮮竹儲存間、產房、飼料制作間、電視監控室等均設在半地下,熊貓的室外活動場地自然起伏,設有木質棲架和游樂設施。熊貓館周圍綠化以竹為主,通向熊貓館步道裝飾有黑白兩色鵝卵石。
夜行動物館
北京動物園夜行動物館于1988年11月正式開館。它位動物園正門偏東北約50米。該館為一東西長、南北寬的矩形建筑,它的東面為出入口,南、北、西為動物展舍。
其中南北兩側還設有外運動場。本館展示的主要是晝伏夜出的小型雜食性動物。館內有展舍22間,采用人工控制燈光照明。每日早8點至下午5點用紅光照明,用來模擬夜間環境,使夜行性動物夜間的活動情況呈現在廣大參觀者面前。
長頸鹿館
北京動物園長頸鹿館1957年8月竣工。該館位于動物園長河以南,是動物園西部最高的館舍。該館為磚混結構的單層尖頂建筑,頗具歐洲風格,最高處8.9米。
中型猛獸區
原位于熊山北側,展覽朝鮮豹、雪豹、云豹、黑豹、猞猁等中型猛獸,于2007年關閉,中型貓科動物暫不對外展出,目前新中型猛獸區已建設完成,于2010年10月開放。
開放時間:
3月15日——4月30日:7:30----17:30;5月1日——9月30日:7:30----18:00
10月1日——11月14日:7:30----17:30;11月15日——3月14日:7:30----17:00
汽車:
7、15、19、27、65、332、334、347、360、360快、362、534、87、632、563、685、697、604、614、特4、特5、運通104、105、106、205路動物園下車。16、26、438、651路北方交大下車。
電車:
102、103、105、107、111路動物園下車
地鐵:
地鐵四號線北京動物園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