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寶寶哭起來,媽媽是應該立刻過去擁抱安慰,還是不聞不問任由他哭一陣子,所謂的讓他明白“哭不會抱,不哭才會抱”的道理呢?很多育兒專家、學者會建議媽媽選擇后一種,認為這有助于培養寶寶的良好習慣。道理當然無可厚非,然而背后的來龍去脈很值得去分析和研究一下。
如果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像沒聽到一樣,依然忙著自己手里的事,不理不睬,等他自己哭累了確實會自己停下來,但是這種失望、壓抑、難過的情緒會讓他分泌一種“壓抑激素”,對大腦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假如這樣的情況多次發生,久而久之,就會對寶寶的心理產生很壞的影響,會留下陰影。如果寶寶哭的時間超過20分鐘,還會對大腦造成損害。所以放任寶寶大哭不是可取的一種做法。還有部分寶寶哭鬧厲害的時候會出現屏氣發作,導致一過性缺氧,對寶寶大腦也有一定的損害。
但這也并不等于只要寶寶一哭就要馬上制止,有時候他只是在一種準備哭的狀態,就是哼哼唧唧扭來扭去的,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讓他哼一會兒再回應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