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購物品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網上購物不僅可以在國內,還可以在海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淘) 。既想買進口產品,又不會海淘的,就只能讓人代購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代購最火爆的是衣服鞋包等生活用品,但事實上,奶粉才是如今海淘及代購商的主要 “產業”。據媒體報導稱,澳洲留學生代購洋奶粉半年就凈賺20萬,洋奶粉有多受歡迎,可想而知啊。
洋奶粉雖好,但網絡購買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11月14日上午,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一家學校上班的董女士在網上為出生半年多的女兒購買了兩罐“洋奶粉”。奶粉郵寄到董女士家之后,她發現 跟以前購買的同品牌奶粉略有不同,其中一罐奶粉甚至出現了結塊的現象。
于是,董女士立即聯系了她購買產品的那家網店,要求對方給她退貨,對方立刻答應了她 的請求。但董女士依然心有余悸,孩子已經喝過了幾罐同品牌的奶粉,如果有質量問題,會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在網絡上購買“洋奶粉”又該注意哪些 問題呢?
記者登錄了一家大型購物網站,在搜索欄內輸入“國外奶粉”后,發現有幾百家網店在經營“洋奶粉”代購業務,品牌也有幾十個,產品主要以新西蘭、 德國、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品牌為主,每罐的售價從1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而為了招攬生意,店家幾乎全部都打出了“原裝進口,如假包換”、“國外直 遞,信譽保證”等宣傳語。但記者注意到,在買家的評價中,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卻是參差不齊。
記者電話咨詢了秦皇島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一名工作人員說,網購奶粉大多以個人郵遞物品的形式入境,多數未經質監部門檢驗,質量缺乏保障,存在安全隱患。且許多網店并非實體經營,發生糾紛后維權十分困難。
對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網購“奶粉”以及食品時首先要查看網店的資質,看清網店是否有工商部門頒發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經銷 的食品是否有QS標志;
同時還要查看產品是否有相關檢驗報告、產品質量報告書等,注意食品的標簽、說明,如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廠名、廠址、生產許 可證編號及產品執行標準等,對于一些無中文標示的食品要慎購。
此外,消費者在收到郵購的物品時,要重點檢查收到產品與自己所購買的產品是否一致,外包裝是否完好無損,若發現問題,應及時提出。如果產品出現 問題,要注意搜集證據,包括網絡上的聊天對話記錄、產品宣傳資料截圖、購買商品的當日時間、商品規格及數量、單價等內容。
一旦發生爭議,消費者可以向網店 經營者所在地或購物網站經營者所在地工商部門進行投訴,以便及時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