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自上次汞超標事件曝光之后,對于它們家的所有產品,消費者都有點擔心與恐懼。雖說不合格產品已被下架召回,但還是讓人心有余悸。
為此,伊利在去年12月18日,宣布將投資11.03億元在新西蘭建配方奶粉廠,年產4.7萬噸配方奶粉,項目已經展開。
本報記者獲悉,伊利在國內5大奶粉生產基地,擁有7-8家奶粉生產廠和分裝廠,年產能約14.5萬噸,產量約9萬噸,此次海外建廠投產后將使伊利奶粉產能增長30%左右。
伊利新西蘭建廠除了考慮成本因素外,食品安全也是最終要考慮的。有接近伊利乳業知情人士透露,在海外配方奶粉廠建成后,伊利國內的奶粉廠將關閉,只留下呼和浩特市金山新工業園一家奶粉加工廠。
不過,本報向伊利方面求證,伊利方面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公司新西蘭建廠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新西蘭優勢資源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
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 11月-12月,新西蘭進口原料奶粉價格在2.9萬-3萬元/噸,而國產原料奶粉成本在3.3萬-3.4萬元/噸。這意味著伊利新西蘭建廠從原料粉上每噸就可以節省4000-5000元的成本。
此前,光明乳業收購新西蘭SynlaitMilkLimited51%股權。
海外建奶粉廠
伊利此次海外巨資建廠,是通過收購新西蘭南島南坎特伯雷地區的新西蘭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來完成的。伊利下屬境外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及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出資300萬新西蘭元,完成收購該企業100%股權。
大洋洲乳業擁有建設全脂奶粉加工廠的土地使用許可證,擁有38公頃的土地購買權。
在此基礎上,伊利計劃投資11.03億元,新建4.7萬噸配方奶粉工廠,并于2014年6月份投產。伊利根據當地原奶供給預測,2014年-2015年奶季可達產60%;2015年-2016年奶季可達產80%;2016年-2017年奶季開始滿產。
伊利稱,工廠目前已經開始建設,奶源問題也已經解決。按照項目設計年產4.7萬噸嬰兒配方奶粉,100%達產需原奶數量約為21.5萬噸/年;伊利已與當地奶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可確保供給原奶數量12.7萬噸/年,加之新西蘭DIRA法案規定恒天然必須供給每家獨立加工商原奶數量5萬噸/年,可確保項目竣工投產第一年所需原奶數量。未來幾年,隨著農場中奶牛數量增加,預計未來可使新建項目收奶區域增加原奶數量35萬噸/年。
伊利預計,該奶粉廠建成后年平均收入13.07億元,利潤1.13億元,利潤率為8.65%。該奶粉廠投資回收期為6.02 年,投資回報率 10.24%。
按照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市場預測,伊利嬰兒配方奶粉每年的產銷量增幅為10%-15%之間。而市場預測,未來五年國內原奶的供給關系將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