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俗稱“掛壁”的現象,讓很多媽媽們困擾!
隨著夏天 的到來氣溫逐漸回升,大家會發現“掛壁”現象增加 因為沖泡奶粉始終是40度左右的水溫,那么瓶內外溫差就在減少,溶解度也會相對差一點;
現在很多優質奶粉,都是全乳糖,不含速溶劑,且含鐵量較高 所以出現掛壁現象,媽媽們不用擔心,可以照常給寶寶吃。
奶粉掛壁的原因
掛壁現象就是奶粉沖調之后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有的時候甚至是寶寶喝完奶粉,會發現奶瓶內壁和瓶底粘著透明的小顆粒。
其實,這些小顆粒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奶粉里面的成分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奶粉中的成分不能完全溶解,成因不外乎這三個:
1、奶粉本身含蛋白質和脂肪
為滿足寶寶生長發育,奶粉中本身就帶有蛋白質和脂肪,這兩種成分不溶于或微溶于水。奶液屬于懸混液,溶解只是物理反應,所以這種情況產生掛壁很正常。
2、沖調奶粉的水溫不合適
高溫沖調奶粉可能引起奶粉蛋白變性沉淀等,引發速溶性差、掛壁、瓶底白點等現象,而過低的溫度沖調奶粉也易引起速溶性差。其次,水質硬度大也可能引起奶粉溶解性的變化。
3、奶粉中添加了活性物質
有些廠家生產的配方奶粉添加了含量較高的活性物 質,如:牛初乳、酪蛋白磷酸肽(CPP)、α-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因為要保證其營養活性,是干法混合到奶粉里的,也會出現溶解慢,瓶壁瓶底有白點,是屬于正?,F象,不影響奶粉質量。
另外,奶瓶底部的透明的小顆粒,其實是低聚果糖(FOS),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能調節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力,保護嬰幼兒的健康。
有人會問,不能用什么技術來減少掛壁現象嗎?其實現在有添加助溶劑來助溶的技術,但為了寶寶的健康,奶粉極少添加助溶劑成分,所以,要接受掛壁現象的發生啦。
怎么沖調減少掛壁
雖然奶粉掛壁是正常現象,但是那么多對寶寶有益的物質殘留在奶瓶中還是很可惜,奶粉掛壁的現象其實是可以減輕的。
▋ 適宜的水溫
水溫對于奶粉中個別成分的溶解度影響十分之大,沖泡奶粉最佳的溫度是40°至50°,這個溫度可以減輕速溶性差的現象。
▋ 正確的手法
沖泡時,延長搖晃奶瓶的時間可以避免出現這種現象。一般加入奶粉后左右搖晃奶瓶(或者放在手里來回搓)1分鐘左右會比較理想。
▋ 恰當的比例
沖調比例應該按照具體奶粉的沖調比例建議進行沖調,奶粉過多會影響其溶解度。沖調次序應是先在奶瓶中加入溫水,再加入奶粉。
▋ 合適的保存
若保存方法不當,奶粉受潮或變質了,會出現奶粉難溶解以及掛壁的情況。因此,開罐前需檢查奶粉的密封性及包裝是否完好,開罐后不要放冰箱保存,密封后可置于陰涼干燥、無日光直接照射、無污染處保存。
要注意的是,奶粉開封之后的保質期限一般是一個月,若是超過一個月,剩下的奶粉就不要給寶寶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