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說,能把這罐奶粉換掉,這個結果讓她感到滿意,但是工商、質監部門受理投訴的態度,以及這件事情處理的過程卻讓人無奈。
精算媽媽點評“異物門”
以上列舉的是近期發生的3起奶粉異物門事件,通過事件回顧大家都會發現,此類“異物門”都有這樣一個模式。
發現奶粉中有異物——尋找奶粉直售商協商——尋找品牌銷售協商——多方協調,并被銷售方肯定“我們品牌奶粉質量合格,絕對不是自家奶粉問題”——協商未果,證據被銷售方帶回銷毀,不了了之/得到原價賠償,或一罐換多罐,大家息事寧人。
不管是協商未果,還是幾罐奶粉賠償,消費者在面對此類事件時都是扮演者弱勢群體的角色,從開封奶粉的那時起,就已經“自己添加進去”的懷疑之中。如何在此類事件中維權?
面對奶粉異物們,精算媽媽建議這樣維權:
1、第一時間送孩子去醫院,查明不良反應的原因,并將相關化驗單等醫院單據保存好,以備所需。
2、保存證據。當發現奶粉有異物時第一時間拍照,以免商家銷售來后,以采樣回場化驗為由將問題奶粉拿走并私自處理了,以致消費者手上沒有證據,更加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