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粗心怎么辦?家長應該如何教導才能讓孩子克服學習粗心的問題呢?孩子“粗心”表現在學習方面比較突出,例如:表現在數學方面:把符號看混,如“+”看成“-”、把數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寫答案,抄錯了題,數錯了數等
表現在語文方面:學拼音困難,閱讀能力差,錯別字多,作文偏題等
孩子“粗心”,往往也會表現在生活的許多方面。
譬如:上學時忘了帶做好的作業本,開門進屋后忘了把鑰匙拔下來,自己的東西總是丟三落四,到用的時候滿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來看,粗心都是應該糾正的。

孩子粗心的原因一:視知覺能力發展欠佳
孩子出現粗心問題,家長是怎么看的呢?我們做過調查,大多數家長把它歸為不認真,太馬虎,缺乏對學習的責任心。 家長都認為粗心是孩子主觀的原因,或者不能達到家長所想要的那種自覺狀態,其實這是冤枉了孩子。
為什么有的孩子偏偏把69寫成96? 為什么有的孩子總把十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對位不齊? 為什么有的孩子答案計算正確了,抄寫時卻抄錯了? 這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系。眼睛能否做定點、動點的跟蹤(視覺集中);能否清楚地辨認出兩個相似的字(視覺分辨);能否迅速記住剛剛所看到的數字(視覺記憶);在下筆時手眼是否協調(視動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