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女兒上了小學,就經常聽身邊高年級的家長說“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意思是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們成績都差不多;到了三四年級,個體差異開始顯現,優秀生嶄露,部分學生學習開始下滑;五六年級時,差距進一步拉大,優秀與落后學生成績分明。
一開始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還不以為意,甚至覺得是高年級的家長危言聳聽,制造焦慮。
然而,隨著女兒逐漸升至三年級下學期,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說法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因為這恰恰符合了小學階段學生成長的正常規律。
①一二年級:習慣是地基
孩子成績為啥不相上下?
家有一二年級孩子的父母都知道,班里90%以上的孩子都能考90分,甚至95分以上,剩下幾個考不好的,也能考八九十分,大家的成績真的是不相上下。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所學內容簡單,多為拼音和基礎數學運算,更何況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已學過。即使不認真學習,也能依靠已有的基礎取得不錯成績。
給小學一二年級家長的養育重點建議: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一項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關系”的研究表明:一二年級時期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如按時完成作業、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并有助于他們在高年級時保持優秀的學業表現。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所以,作為一二年級孩子的家長,養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上。
此外,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好奇心旺盛,對周圍的世界充滿探索欲望。
所以,家長的養育重點,還應放在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從而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提升。
②三四年級:學習能力是鋼筋骨架
孩子成績為何兩極分化?
女兒三年級第一次期末考試,我便發現了這個現象,很多之前跟女兒成績差不多的孩子,成績忽然就降下去了,尤其是數學成績,很多原來能考將近滿分的,甚至考不及格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這一現象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三四年級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難度,考察的知識點,都比一二年級有所提高。有的孩子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強,自然就學得快,理解得好,成績自然就上去了;反之,成績就會下滑。
其次,就是咱前面說的一二年級養的習慣了,有些家長懂得一二年級的教育重點,重視孩子各項習慣的培養。這些好習慣到了三四年級就發揮作用了,而那些習慣不太好的孩子,可能就要在這方面吃點虧了。
最后,孔老夫子曾說過“因材施教”,意思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教育者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然而,在三四年級這個階段,由于教學內容和難度的變化,教育者往往很難照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分化。
給小學三四年級家長的養育重點建議:
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洪蘭在其著作《自主學習、決定未來》中指出:小學三四年級,是孩子從依賴外部指導到逐漸自主學習的轉變期,家長應該利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
小學三四年級孩子們若想更好的理解、吸收相對較難,較復雜的知識,就得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自主學習能力就像一把鑰匙,擁有這把鑰匙的孩子,便能夠更快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各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孩子課前預習,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便會嘗試自己查找資料解決,而不是等待老師或家長的解答。
所以,作為三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我們養育孩子的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上,當然,同時還得進一步鞏固一二年級孩子,還未完全養成的各種良好學習習慣。
③ 五六年級:自主學習能力是核心驅動力
孩子成績為何天上地下?
其實寫到這里,相信很多家長,也都明白了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成績為何會出現天上地下的現象?
因為對于那些在一二年級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三四年級養成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來說,到了五六年級,成績自然會一路上升,成為班里的尖子生。反之,成績自然就逐漸跌成了班里的倒數。
當然,還有就是上文提到的因材施教的問題,如果孩子一直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路徑,就會因為屢屢受挫,而逐漸失去學習的動力,成績則很容易一差再差!
給小學五六年級家長的養育重點建議:
教育部發布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指出:五六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但同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是影響學業成績的關鍵因素。
孩子進入五六年級后,競爭意識逐漸增強。學習上,他們希望自己的成績能更好一些,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生活中,他們渴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認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比其他孩子強一些。
所以,作為家長,這階段,我們的養育重點除了繼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和品德等方面的養育。
學習上,要繼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協助孩子制定和調整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項學習任務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完成。
心理上,要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情感支持,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品德上,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讓他們成為誠實、善良、尊重他人的人。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孩子長達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來說,小學階段無疑是奠定基礎的黃金時期。而在這其中,小學一二年級便是給這座高樓打地基的階段。
作為家長,如果我們錯失了這一階段的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學業大樓,則很可能會因為地基不穩而難以建高,更難以穩固。
因此,為人父母者,務必要明確每個養育階段的重點,并為之付出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少刷一會兒手機,多閱讀一些優質的家庭教育書籍,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識儲備。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為孩子的學習助力,為他們的未來成長提供堅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