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燒是一種癥狀,本身不是疾病。當人體受到感染時,發燒是正常而健康的反應。但我們都有一種發燒恐懼癥。醫生接到擔心的父母的電話,一半是因為發燒,醫院看急診的則有20%是因為發燒。很多父母誤以為發燒會傷害孩子。
發燒通常說明寶寶的體內正在進行一場戰爭。當細菌和抵抗細菌的白細胞交鋒時,白細胞就會產生一些叫作熱原的物質,導致人體出現如下反應:首先,它們刺激人體去抵抗細菌,然后把刺激傳達給下丘腦——大腦內調節體溫、使體溫保持恒定的體溫調節中樞。這些熱原刺激下丘腦提高體溫定位點,讓人體將一種較高的體溫認定為正常。接著,人體開始排出多余的熱量:血管擴大,通過皮膚加快熱量散發,因而導致臉頰發熱,發紅;心跳加速,推動更多血液來到皮膚里;呼吸也加快,釋放熱氣,就像狗在大夏天呼呼喘氣以便降溫一樣;還有出汗,通過蒸發水分讓身體涼下來(大一些的孩子更容易出汗)。如此說來,發燒有利于抵抗感染,那我們為什么還要治療發燒?
發燒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發燒過程中產生的熱原減緩了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加快了對付這些細菌的抗體的產生,使抵抗這些細菌的白細胞數量增多。但發燒讓寶寶不舒服,使他們變得煩躁不安。還有,迅速上升的體溫可能會引起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