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對于爸爸媽媽們來說是一件看似平常但卻很棘手的事情,首先發燒就分為很多種,有的是疾病引起的發燒,這主要是自我保護和外來侵襲在做對抗發出的一個信號,這個表現多見于感冒。其次就是積食發燒,這個的目的性很強,主要是以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常引起的,這得區別于普通的感冒發燒。
正如上面所說的,積食發燒和感冒發燒之間有區別,但是對于很多爸爸媽媽來說,這并不是好區分的。首先,不管是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其影響都不小,常見于很多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薄弱的寶寶身上。那么積食發燒和普通的感冒發燒究竟有何區別呢?今天,本文就將給各位不明就里的爸爸媽媽們好好解釋解釋。
食燒和普通發燒的區別
首先,積食發燒和感冒發燒相比較的話,沒有任何感冒癥狀的發熱。大多的積食發燒都是因為過多的食物難以在腸胃里消化、繼而堆積產生的,特別是那些消化系統不好或者是腸道功能不健全的寶寶,當他們消化不了這些過多的食物,就會引起積食發燒。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將積食發燒籠統成為普通的感冒發燒,其實這個做法是不正確的。首先,要區別于積食發燒和普通感冒發燒,一般就看這三點特征。第一積食發燒會有脘腹熱、四肢涼的特點,第二積食發燒的寶寶還有口臭和舌苔厚膩的特點,第三積食發燒的寶寶大多溫度都在38.5度左右,一般會出現在有傷食史的寶寶身上。
一般積食發燒的寶寶大多還伴隨著腹痛腹脹的情況,特別是稍大一點的寶寶會明顯感覺煩躁和厭食的情況。而一般的發燒本身就不是一種疾病,它屬于一種癥狀。就像剛剛上面說到的,發燒是自我保護和外來侵襲在做對抗發出的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就在提醒我們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特別是感冒,一般多見于病毒引起的。
就對于積食發燒而言,其實這個說法只在中醫那里,在西醫上面是沒有相應的解釋的,一般積食發燒的寶寶都是在夜里發作,常見于肚皮紅熱,而感冒的發燒還伴隨著鼻塞和咽部疼痛。積食發燒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自我機體反應,從而出現發燒情況,這個時候需要治療的就是積食,幫助寶寶消食就行了。
積食發燒的寶寶可以吃一點幫助消化的藥物,就比如說復方胃蛋白酶散,然后注意多喝水,適當給寶寶揉揉小肚肚。而感冒引起的發燒流鼻涕的話可以吃點小兒感冒藥,也要注意多喝水,切不可再受涼,以防止病情的家中。如果在家里出現發燒且溫度不是很高的話,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處理。多喝水、溫水擦身、退燒貼等,超過38.5度的話可以吃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