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一直以來都出現在新生兒寶寶中,所以,新生兒黃疸已經成了新生兒的一種常見病癥。但是,就是這種“常見”的病癥,很多爸爸媽媽卻不當回事,認為這并不會給寶寶帶來傷害,所以就沒有引起重視。結果,不少的新生兒死亡。
所以,新生兒出生后,家長們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狀態,尤其是寶寶的眼睛。此外,小編在此提醒各位辣媽,產后全封閉式的捂月子大法不僅不利于產婦的健康,過于黑暗的房間也不利于觀察寶寶的狀態哦~
家長如何來觀察寶寶的黃疸情況呢?
一般來說,黃疸出現順序為:首先是從眼睛開始,可以看見鞏膜發生黃染,進而發展至顏面部黃染,以后依次為軀干、四肢最后到手腳心出現黃染。黃染消退先從手腳心開始,然后四肢、軀干、顏面部,最后是眼睛的鞏膜消退。所以家長要先觀察寶寶的眼睛。
那么,如何判斷黃疸的嚴重程度呢?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皮膚的黃染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則為輕度黃染;如果軀干部皮膚黃染,則為中度黃染,需要引起家長高度警惕。如果寶寶皮膚愈來愈黃,黃的部位愈來愈多,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即為重度黃疸。發展到重度黃疸就必須去醫院檢查處理,不能耽擱。
此外,還可以從孩子的大便顏色變化來觀察。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大便逐漸變白,像陶土一樣,與此同時,發現寶寶身體皮膚也出現變黃的趨勢,就必須立即帶寶寶就醫。
正常寶寶的大便由于肝臟處理后的膽紅素由膽管經過腸道后排泄,大便因此才會帶有顏色。但是肝臟膽管發生問題,如膽管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就會出現陶土樣(灰白色)大便。這種情況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