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人工喂養還是母乳喂養,吐奶問題都很難避免。尤其是新生兒,吐奶現象幾乎達到百分之八十。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吐奶現象也就會隨之越來越少了。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寶寶吐奶了應該怎么辦,這些問題都是那些第一次帶孩子,初為人母的新媽所想弄清楚的問題。
據兒科專家稱,新生兒之所以會吐奶,有生理原因也有病理原因。當寶寶著涼之后腸道不適也會吐奶,這屬于病理現象。當寶寶身體沒有任何異常,只因胃部發育不完善而導致的吐奶,稱之為生理原因。
那么如何來判斷孩子的吐奶是正常還是疾病導致的呢?新生兒容易吐奶,要怎樣護理?寶寶打嗝和吐奶是不是跟腸胃不好有關呢?溢奶和吐奶有什么區別嗎?
如何分辨寶寶吐奶?
生理性吐奶: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之后,胃是呈水平位的,六個月以后隨著慢慢發育,胃會轉為立位,所以在橫位的時候,孩子吃奶后,奶水到達十二指腸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奶水停留在胃里面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很容易發生回奶。所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會吐奶,只是有的孩子會吐的多一些,有的孩子吐的少一些。一般吐奶的現象在3歲以后就會消失。
病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的情況不多,主要見于食道噴門失遲緩、胃扭轉、幽門狹窄,都會引起吐奶,這要經過相關檢查才能確診。
寶寶溢奶和吐奶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嬰兒溢奶是在嬰兒喝奶后馬上平臥在床上奶水會從嘴角流出,寶寶溢奶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寶寶受涼之后也會出現吐奶或者溢奶的情況。吐奶以及溢奶都是從寶寶嘴角流出奶汁,吐奶是寶寶胃里的食物不由自主的逆流到口腔外,新生兒喂養不當引起嘔吐溢奶生活當中很常見的。
為了減少寶寶喝奶后吐奶溢奶的情況,建議在喂養的時候應當選擇正確的姿勢,喝奶后掌握好怎樣給寶寶拍背,盡量在喝奶后寶寶保持側臥位,避免溢奶或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