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吐奶是怎么回事?嬰兒吐奶我想很多媽媽們都聽說過也見到過,就是寶寶剛吃完奶之后就出現嘔吐的現象,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吐奶。那么為什么嬰兒會吐奶呢,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病理性吐奶,還是生理性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時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生理性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
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癥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于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后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
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松馳,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
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