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兒科 > 其他疾病 > 防治手足口病中藥醫有哪些辦法?

防治手足口病中藥醫有哪些辦法?

出處:網絡整理日期:2024-12-17 11:04:11編輯:星辰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刹《?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癥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

手足口病屬于中醫“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毒時邪,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臟。小兒脾常不足,肺臟嬌嫩,易受損傷。濕熱疫毒時邪由口鼻而入,內侵肺脾,衛表被遏,肺氣失宣,則見發熱、頭痛、咳嗽、流涕等;邪毒循經,熏蒸口舌,則口腔皰疹、口痛、拒食、流涎;濕熱熏蒸四肢,則手足皰疹;若毒熱內盛,氣營兩燔,則四肢臀部皰疹分布稠密,全身癥狀深重;若邪熱閉肺,肺氣郁閉上逆,則氣促、咳嗽、痰壅、鼻煽,氣機不利,血行瘀滯,則顏面蒼白,唇甲發紺;若邪毒逆傳心包,內陷厥陰,可出現壯熱、神昏、抽搐等危象;甚或邪毒熾盛,正氣不支,出現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陰竭陽脫之危候。疾病恢復期,常見脾氣受損,氣陰兩虛之證。

一、預防

1.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在社區、公共場所、學校及普通健康人群,尤其是嬰幼兒中,應落實“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預防措施。

2.建議參考使用以下中藥進行預防。

組方:金銀花6g,大青葉6g,綿茵陳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以上為3~6歲劑量,3歲以內嬰幼兒可減量服用,6歲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相關閱讀

    視頻

    • 8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媽媽們注意了

    • 新生兒呼吸暫停新生兒科1定義24觀察要點及護理措施

    • 新生兒呼吸暫停一概述二分類三病因及病理生理四臨床表現五鑒別診斷六輔助檢查七治療

    • 幼兒進餐時不大聲講話,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