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藥物的影響
除了口服藥物之外,外用藥物也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張建玫醫師表示,雖然外用藥被人體所吸收的量較低,大多會留在皮膚上或蒸發,但如果累積到一定濃度,同樣會影響胎兒,且許多外用藥含有抗組織胺、類固醇等成分,建議準媽媽在使用前最好能先咨詢婦產科醫師。一般來說,常見的簡單判斷原則是,如果該藥物以口服使用時,對胎兒會產生影響,其改以外用方式也可能因為劑量的累積,造成對胎兒的不良影響,所以使用前必須先向醫師咨詢。
引起先天性異常的常見藥物
一般較為常見會影響胎兒發育的藥物有:抗癲癇藥物、男性荷爾蒙及合成黃體素、四環霉素、抗凝血劑、維生素A酸。
抗癲癇藥物
懷孕期間使用抗癲癇藥物,可能會造成胎兒顏面與四肢異常、生長遲緩、骨骼與神經系統的先天性異常,但是對患有癲癇的準媽媽來說,懷孕期間仍必須接受治療,否則一旦發作,很可能會造成缺氧,導致對胎兒的嚴重傷害。所以,患有癲癇的準媽媽應該與婦產科醫師進行溝通,選擇傷害性最小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