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是什么原因,如何糾正?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胎位不正?胎位,通俗地說就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在分娩時一般比較順利。
而至于那些身體其它部位(如臀、腳、腿部甚至手臂)朝下,這種狀況就屬于胎位不正。在異常胎位中,臀先露(即臀部朝下)的比例最高。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廣義上說也屬于胎位不正。
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婦的分娩通道中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產婦難產。在懷孕8個月之前,胎位不正是頗為常見的現象,準媽媽們無須過于擔心。隨著孕周的增加,多數胎位不正的胎兒會自動轉位成正常,胎頭在下的產位。在產科的處理方面,一般是以九個月(36周)懷孕仍為胎位不正的,才確定診斷。當準媽媽在懷孕九個月時確診為胎位不正的,就必須與醫師討論采用何種分娩方式作為最佳的選擇。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
(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松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
(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
懷孕30周以后,如果胎兒還是臀位,請您不要過于擔心,但此時孕婦應不能硬行伸展腹部。同時可征求醫生意見,使身體呈胸膝臥位,通過改變胎兒的重心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胸膝臥位:在床上進行,做時解開腹帶,使腹部不受束縛并排空小便。胸部貼在床上,雙膝及小腿也貼在床上,兩腿分開,小腿與大腿呈90度直角,從5分鐘開始,逐步加長至10-15分鐘,每天早上各做1次,做完后靜靜地側著身子躺在床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