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懷孕 > 保健 >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出處:媽媽育兒網 日期:2021-09-18 17:34:30 編輯:森林
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女性每個月都會來月經,月經期間不少女性朋友都會出現腹痛、乏力、頭痛等癥狀,這個時候可以通過熱敷、溫紅糖水、艾灸等方法來緩解,其中艾灸就是比較常用到的一種緩解痛經的方法了。那么,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呢?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在月經期間肚子疼痛,一般都是宮寒導致的,所以女性在選擇艾灸的時候可以艾灸關元穴,關元穴能夠增強人的陽氣,有補虛的作用,所以想要緩解月經疼痛可以選擇艾灸這個部位。月經期間使用東西需要特別的小心。
 
不同的病癥需要才用的艾灸穴位是不一樣的,很多的人在月經期間都喜歡在氣海穴中艾灸,氣海穴有著治療月經不調和不孕的作用,不孕的人在月經期間可以多做一些這類的艾灸,艾灸不能治療疾病,但是能夠緩解癥狀。
 
根據月經期不同時期,經期艾灸推薦穴位如下: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又稱“經早”,指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連續兩個周期以上,甚至每月兩次,如僅超前3-5天,或偶爾朝前1次,無其他明顯癥狀,不作病論;若經行先期,量多色紫,質稠而粘,并伴隨面紅心煩,舌紅口感,尿黃便結,為實熱;量少色紅,五心煩熱為虛熱;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塊,胸脅乳房脹痛,則為肝郁;量多色淡,經致清稀,神疲肢軟,心悸氣短,為氣虛。
 
艾灸療法:灸關元,子宮,血海,三陰交穴。
 
加減:氣虛者加灸中脘,神闕,氣海,足三里,隱白穴,于俯臥位加灸心俞,脾俞穴;肝俞者,與仰臥位加灸期門,內關,地機,太沖穴,于俯臥位加灸肝俞,次髎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月經后期
月經后期指月經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連續兩個周期以上,若經行后期,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喜暖畏寒,面白肢冷,苔薄白,脈沉緊,為血分實寒,若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清稀,小腹綿綿作痛,腰酸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為血分虛寒,若經期錯后,量少色淡,質清稀,頭暈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恍白,舌淡苔少,脈虛細,為血虛。若月經后期,量少色黯有塊,小腹脹痛,胸脅乳房發脹,脈玄澀,為氣滯。
 
艾灸療法:灸氣海,關元,子宮,氣穴,血海,三陰交穴。
 
加減:血分實寒者,與仰臥位加灸天樞,歸來穴,于俯臥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虛寒者,于仰臥位加灸神闕,地機,太溪穴,于俯臥位加灸明目穴,灸法同時;血虛者,于仰臥位加灸神門,足三里穴,與俯臥位加灸心俞,脾俞;氣滯者于仰臥位加灸期門,四滿,中極,蠡溝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益氣活血。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月經先后無定期
月經先后無定期指的是月經不按周期來潮,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其中經量或多或少,經色紫暗,經行不暢或有血塊,胸脅,乳房,小腹脹痛,精神郁悶,喜嘆息者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者多為腎虛。
 
艾灸療法:灸關元,子宮,血海,三陰交穴。
 
加減:腎虛者,于仰臥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臥位加灸命門,腎俞穴;肝郁者,與仰臥位加灸期門,蠡溝,太沖穴,于俯臥位加灸肝俞穴。
 
艾灸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益氣活血。
月經期艾灸哪個部位 經期艾灸推薦穴位
關于經期艾灸哪個部位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女性經期經血量比較大,或者是熱性體質,高熱人群是不適宜于進行艾灸的,陽虛陽亢人群也不適合艾灸,這類人群經期進行艾灸會導致經血量更多。艾灸期間要注意避寒保暖,此外要注意保持情緒平和,情緒過于激動生氣,容易導致氣堵經絡,影響艾灸效果,加重氣血瘀阻。

    相關閱讀

      孕期食譜推薦

      • 雄起 孕前提高精子質量吃啥呦

      • 葉酸買越貴越好嗎?交了智商稅后……

      • 懷孕期間能喝奶茶嗎 懷孕喝奶茶的危害

      • 孕婦食用酸菜魚的優勢 孕婦食用酸菜魚注意事項

      熱點推薦

        懷孕期間視頻講座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女性產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 懷孕期間除了補充“葉酸”外,這四種“營養”也很重要!看看你們都知道嗎?

        • 懷孕期間,孕媽媽避免做這三件事,也許“黃疸”悄悄“遠離”寶寶!

        • 懷孕期間多吃這些水果,寶寶出生后不易得黃疸!孕媽媽不要錯過!

        熱點關注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