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醫生們發現:胎兒能理解母親的感情。當母親驚恐失措的時候,胎兒就會全身抽搐;當母親悶悶不樂時,平時很活躍的胎兒,也好像沒有力氣一樣不動了。
這是因為當母親情緒變化時,神經系統分泌的激素就會隨血液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產生與母親一樣的情緒特征。
所以,英國產前心理學會的專家告誡本國孕婦,如果希望寶寶將來是一個精神穩定、樂觀向上的人,準媽媽就應該成為一個快樂的孕婦。
讓懷孕的妻子興奮快樂起來,是準爸爸們一項艱巨的任務。專家建議丈夫們可與妻子開開適度的玩笑,幽默風趣的話會使妻子的感情更豐富;
陪妻子觀看喜歡的影視?。蛔屍拮优c親人們多多聚會;讓妻子參與社交生活;陪妻子作短途旅游等等;在妻子心情不好時,要多開導、安慰她,嘗試一切方法讓她快樂起來。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新生命在孕育過程中絕不僅僅只是準媽媽的事情,與準爸爸也關系密切。在兩百多個懷孕的日子里,準爸爸與準媽媽朝夕相處,是她最親密的愛人和戰友。老公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關懷的動作,都能撫慰準媽媽焦慮的心情,對胎寶寶也是一種良性刺激。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年輕的準父親們加入準媽媽的日常胎教活動已漸成一種時尚和風氣。
如果,你希望寶寶將來健康活潑,聰明伶俐;如果,你希望將來和寶寶融洽相處,那么從現在開始,從小事開始,全心全意地去愛你的妻子,去愛你的寶寶,讓那個即將出世的小生命知道你是多么地在乎他、關心他吧!那么準爸爸們應該如何進行胎教的呢?我們采訪了一位“過來人”,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他的經驗之談吧!
當年準爸如是說
爸爸:潘華職業:外企職員
寶寶:靈靈 年齡:18個月
當知道靈靈突然來“報到”時,真讓我和老婆受驚不小。我們倆拼命回憶那關鍵的幾個月有沒有做什么“不該做的事”,好在,我從不抽煙,也很少喝酒,所以感到萬分慶幸。
左思右想后,又向眾多“過來人”咨詢完,最后我倆確認一切都算比較正常,才決定留下這個“意外的小天使”。
不懂就要多看書
我從來不認為養孩子是老婆一個的事情,自從知道有了靈靈那天開始,老婆懷孕就成了我家里和心里的頭等大事。
有些事不懂可以裝懂,但是養孩子可不行。養孩子可是一門大學問,不看點書了解了解怎么行?自老婆懷孕后,我就堅持和她一起看書學習育兒知識:我買來了懷孕百科,一起查看相關雜志文章,上網查找最新育兒知識,還一起去醫院、親子中心聽關于懷孕、分娩、養育的講座。
別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真是一點沒錯,孕期10個月里,我都監督老婆嚴格按照書上說的去做,一切都還挺順利,靈靈出生后也非常健康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