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孕媽媽給我們留言:“我體檢剛做了X光檢查,然后就發現懷孕了,這個寶寶還能要嗎?”相同的,還有CT檢查、MRI(核磁共振)檢查等。
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這幾種常規檢查的原理,CT 和X光檢查,就是老百姓經常說的拍片,這兩種檢查產生的輻射屬于電離輻射,CT 的輻射劑量比X光拍片要大。而MRI(核磁共振)檢查由于原理不同,實際上并不會產生輻射。

這些常規的影像學檢查,在普通人的眼里,多多少少都是具有輻射的,會對寶寶產生傷害。但是從醫生的專業角度來判斷,如果拋開接受輻射的劑量和時間,只談傷害,那都是“耍流氓”。
事實上,做CT和X光檢查的時候,都是針對性的做身體局部位置的檢查,X射線通常只會照到身上一個有限的局部范圍。這個時候,檢查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如果是做頭部、胸部、腿部、胳膊或者口腔拍片,這時候射線并不會直接照到寶寶,對寶寶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用擔心。
2. 如果做的是下軀干的拍片檢查,例如是腹部、胃部、盆腔、下背部或腎臟等部位,寶寶就會直接受到X射線照射,這時候輻射對寶寶的影響與劑量、時間相關。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曾經連續2年發布了《妊娠哺乳期影像學檢查指南》。根據2017年最新的指南,絕大多數的診斷性放射性檢查是不會造成胎兒傷害的,如果非說有影響,那也是非常非常低的。目前研究資料表明,造成胎兒不良結局的最低輻射暴露劑量為50-200mGy(毫戈瑞,Gy戈瑞是一種放射劑量單位),大劑量的暴露(>1Gy=1000mGy)才可能導致胚胎死亡。
目前還沒有輻射劑量低于50mGy造成胎兒畸形、生長受限或者流產的報道,常規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的劑量通常都低于50mGy。舉個例子,常用的胸部X射線和胸部CT的單次胎兒輻射暴露劑量分別為0.0005-0.01mGy和0.01-0.66mGy,遠低于胎兒的損傷劑量。如果在孕期,因為疾病診斷不得不做下軀干X射線檢查時,可以加用腹部防護裝置,將輻射暴露劑量適當降低。
如果意外的遭受了遠超過安全劑量的放射,是不是就一定不安全了呢?
也不一定。如果在早期胚胎發生期間發生極高劑量的暴露則極可能導致胚胎死亡,但是這個劑量在臨床是極難達到的。在受孕后2周內,輻射或藥物等對胚胎的影響處于一個“全或無”的時期。如果外界因素對其的影響特別強烈,整個胚胎就會死亡,如果能存活下來,就代表這是一個可以正常發育的胚胎。
所以,我們再總結一下就是,常規口腔科x線檢查,頭部x線檢查,四肢x線檢查,以及胸部x線檢查,包括乳腺鉬靶檢查,或者頭胸部CT是不會對胎兒造成損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