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到了懷孕的孕中晚期的時候,孕媽們在產檢的時候對于B超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從第一次看見小寶寶的成像那種驚喜激動,到后面懂得去關注胎兒具體的發展情況。媽媽們對于B超的最大反應大概就是:我的孩子有沒有什么異常的情況?

所以,孕媽們在產檢的時候,最怕出現的就是有不一樣的檢查結果發生,有的孕媽在做B超的時候,總是會冷不丁地聽到醫生對著B超結果說上一句:XX偏大一周。于是,孕媽聽完之后就會變得很緊張,偏大一周是怎么回事?是寶寶有什么問題嗎?
其實,孕婦做B超時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而醫生總說胎兒的檢查結果顯示要比實際天數多幾天是為什么?
一、B超測量是一個估算測量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儀器檢查出來的結果就是最為準確的,但是事實上很多儀器的檢查結果都會存在一定的測量偏差,而且也都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是允許這樣的誤差偏差出現的,因為這些情況是無法被完全抹除的。
相對于直接測量的結果,B超產檢這種通過超聲波的方式,隔著媽媽的肚皮、子宮和羊水的多重障礙來測量寶寶的發育情況,其中存在的誤差就更多了。所以,在臨床的檢查上,B超只能算是一個接近實際的估算測量,并不等于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
而且,B超對于胎兒發育情況的估算,主要參考的幾個數值是: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頭臀徑等的各個肢體長度。然后再通過這些測量出來的數值來做發育情況的對比,從而間接的得出寶寶具體的發育情況,這就比較容易在對比之中存在著發育早晚的情況。
導致這種測量比實際情況多幾天的原因主要有:
1、胎兒個體發育的差異:醫生的測量參考都是一個相對平均的標準數據,但實際上胎兒個體的發育是有快慢的差異的。有的寶寶發育得比較早,有的寶寶發育得比較慢,這樣就很容易檢查結果與實際孕周發育有偏差的情況發生。
2、母體營養供給情況差異:每一位媽媽身體的營養吸收與供給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媽媽營養比較好,那么胎兒的吸收好,自然也就長得比較好;有的媽媽飲食營養攝取量不多,胎兒吸收不夠好,發育也就會落后一些。
3、胎兒骨骼發育差異:在B超的測量中,數據的大小基本來源于胎兒身體骨骼發展,有些時候胎兒的頭部骨骼發育比較大,而身體的骨骼發育比較短,這樣對比之下也會出現偏大的情況發生。而這些也都不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二、B超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警惕
很多時候,醫生口中說得“多幾天”都是不影響媽媽們的孕周判斷的,而醫生也沒有表達出特別的態度,媽媽們就不用為此而感到擔憂。最值得媽媽們注意的一點就是,B超與實際天數相差兩周以上的情況。
因為B超的誤差是有一定的正常范圍的,在排除了測量錯誤之外,那么就只能說明胎兒存在發育早熟的問題,可能有早產的風險。孕媽們需要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及時的調整,以免在后期胎兒發育中出現危險性的問題。
重要提示:B超檢查屬于各個間接的估算結果,因此與實際情況會存在一定的偏差,胎兒的個體發育情況,母體營養供給以及胎兒骨骼發展差異等都會影響檢查的結果。而媽媽們更需要警惕的是那種,誤差水平之外的巨大偏差。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