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分鐘都會有許多寶寶誕生,而面對更迭的四季,每個季節新晉寶媽和新生寶寶都要面對著不同季節的困擾,春天多雨水,易滋養細菌;夏季天氣炎熱,讓產婦酷熱難擋;秋天溫差大,寶寶易感冒;冬天又太過寒冷,產婦、新生兒易受寒。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在秋天生寶寶有那些利與弊呢?
【利】秋天物產豐富,秋高氣爽
1)空氣好,適合坐月子
坐月子意義在于讓產婦在生產后得到更好的恢復。在四季中,沒有比在秋天坐月子更舒服的了。
因為秋天比夏天更涼爽,又沒有冬天嚴寒,不冷也不熱,產婦和寶寶都會更舒服,而且也不用開空調,只要時常開窗透氣就行,空氣流通,寶寶和媽媽都不易生病。
媽媽在坐月子期間不能頻繁洗澡,夏天做月子時,一出汗就會有異味,加上排惡露,月子房間的空氣就會比較有味道,但是到了秋季,由于氣溫的下降,這種困擾就沒有。
2)營養豐富,利于媽媽進補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食材相當豐富,更有利于坐月子的媽媽補充營養,養好身體。產婦的身體好了,奶水自然也多,也不用擔心寶寶的口糧了。不過,進補的同時,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產婦常吃太油膩的食物,容易導致乳腺炎哦。
3)寶寶更適應
有些媽媽會覺得夏天出生,對寶寶更好,照顧寶寶更方便,但其實夏天出生,面對炙熱的天氣,寶寶容易煩躁哭鬧;長期開空調也嚴重影響空氣質量,而秋天,天氣不冷不熱,寶寶會覺得比較舒適,也可以讓家人抱著寶寶到外面走走,有利于寶寶增強抵抗力。
【弊】天氣干燥,溫差大
1)天氣干燥易上火
秋天天氣干燥,容易上火,產婦平時多喝點湯湯水水,補充水分的同事,增加奶量,尤其是要多吃些水果,這樣產婦才不容易上火。
2)溫差大,易感冒
帶秋天出生的寶寶出門要注重防風,以及選擇出門的時段,下午出門為佳,早上露水未散,空氣有點冷,傍晚又開始氣溫下降,所以下午2點后出門剛剛好。
3)寶寶入園晚一年
我們都知道九月以前出生的寶寶,到了學齡可以直接入園,九月后的寶寶就得推遲一年,有許多備孕媽媽們都希望趕在九月前讓寶寶出生,這樣寶寶入園早,學習也早。
當然不管哪個季節生寶寶都有利弊,無論哪個季節生產,產婦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情,產前多了解產后恢復和照顧新生兒的知識,做足準備。那樣,不管什么時候生產,都能輕松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