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梅自從有了孩子,生活重心就明顯“一邊倒”了,每天閑聊的話題十句有八句都是關于孩子。
最近,她開始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總覺得孩子比同齡的小朋友長的慢,擔心是不是營養方面的問題,正想著給孩子補充各種維生素。
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顧慮?如果有,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廣告宣傳去“拔苗助長”,要搞清楚孩子的身高到底
身高<-2SD為下等;
身高≥-2SD且<-1SD為中下等;
身高≥-1SD且≤+1SD為中等;
身高>+1SD且≤+2SD為中上等;
身高>+2SD為上等。
(注:SD為標準差)
可以借助北京市豐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發設計制作的專利產品:7-18歲學齡兒童青少年身高評價轉盤(男生版、女生版)進行快速查詢和身高評價。
孩子2歲以后到青春期前,年增長為5~8厘米;
青春期身高猛長,男孩每年可增長7~9厘米,,最多可達10~12厘米,整個青春期平均長高28厘米;
女孩每年可增長6~8厘米,整個青春期平均長高25厘米。
但一個人最終身高是由骨齡決定,而不是取決于實際年齡。
遺傳基因會影響一個人成年身高的70%,但剩下的30%是由后天因素影響所致的,所以遺傳不能完全決定身高。
營養是否均衡是促進孩子身高發育的重要因素。
居住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都是保證孩子生長發育達到最佳狀態的重要因素。
在諸多影響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積極而又有效的因素莫過于體育運動。
營養不良性矮小、生長激素缺乏癥、甲狀腺功能低下、嚴重佝僂病等疾病,均會導致生長緩慢。
孩子處于學習階段,生長發育迅速,相對成年人來說,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比較大。均衡的營養是童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礎。
多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蔬菜、水果等。但不要多食高油、高糖類飲食及飲料,
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時間是在晚上22:00至凌晨2:00這個時間段。深度睡眠分泌的生長激素要比淺眠的多,所以要保證睡夠睡好,盡量在22點前休息。
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于骨骼以及全身營養的代謝,加速礦物質鈣鎂在骨骼內的沉積,使骨密度增加。如慢跑、跳躍運動、游泳、引體向上、球類運動等運動均是適合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
適度地曬太陽,有利于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使胃腸對鈣、磷的吸收,從而保證骨骼的健康成長。
保證干凈衛生的居住環境,家庭環境要和諧;養成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同時給予耐心的陪伴和溝通,有助于讓孩子的情緒保持穩定。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孩子對抗各類疾病的能力,減少疾病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
據醫生建議:一般孩子滿3歲后每年進行骨齡測定,每半年測骨密度、血常規、(25-羥維生素D),每個月測身高、體重(家庭),早發現、早干預,不要錯過孩子的最佳增高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