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人們說起2~3歲寶寶的腹瀉,一般是指痢疾桿菌或病原性大腸菌所致的疾病。而現在由這些細菌引起的腹瀉大大減少,近來年幼兒腹瀉多因病毒而起。媽媽們所說的“消化不良”或“著涼”引起的腹瀉,如果認真檢查,肯定可以查出病毒。病毒引起的腹瀉,除了“秋季腹瀉”外,都不會出現嚴重癥狀,最多1~2天里寶寶大便稀軟,但不會發熱,慢慢就好了。媽媽只需要讓寶寶禁食米飯1天,吃些粥、清淡的小菜,用熱水袋放在寶寶腹部(注意熱水袋要隔著衣物,以免燙到寶寶),這些簡單的工作便可以讓小家伙很快好起來。這種在家就能治的腹瀉,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冬天很多人家都會吃火鍋,如果寶寶前一天吃了火鍋,第二天發生腹瀉且便里有殘渣,松田道雄表示,原因非常清楚,就是小家伙吃火鍋吃多了。
對于腹瀉媽媽們需要準備一些什么藥品呢?松田道雄表示,對幼兒的腹瀉,不必準備家庭常備藥,但是夏季里如果媽媽腹瀉,接著寶寶也腹瀉多次,而且生活區正在流行痢疾,一定要去看醫生,特別是小家伙便里有膿血時更應迅速去醫院診治,不能采用家庭療法。
寶寶腹瀉媽媽如何更好地呵護寶寶呢?
腹瀉是寶寶常見病,針對寶寶腹瀉,媽媽在護理寶寶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方面。
1. 護理好寶寶臀部
寶寶腹瀉多次后,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像這么大的寶寶通常都已會大小便,不至于患上尿布疹,但媽媽仍要注意寶寶每次便后幫寶寶用溫水洗干凈屁屁,以免使寶寶屁屁皮膚受到不良刺激。
2. 給寶寶選擇易消化食物
寶寶腹瀉期間,媽媽不要讓寶寶吃生、冷、油膩食物,要給寶寶準備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各種粥品等。
3. 注意給寶寶補水
寶寶腹瀉,媽媽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以防寶寶脫水,如果寶寶腹瀉次數較多,媽媽可去醫院為寶寶開一些口服的補液,遵醫囑服用。
特別提示:如果寶寶腹瀉嚴重,媽媽帶寶寶就醫時,需要和醫生講明寶寶腹瀉前有無不適表現,比如是否有發熱、嘔吐、精神萎靡嗜睡等,也要告訴醫生小家伙腹瀉次數和顏色、性狀,排尿量和間隔時間。當然,媽媽還應取一些寶寶的便便放到小瓶中,以方便檢測。提醒媽媽注意,寶寶驗便應在小家伙便后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