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兩三百微克算正常
記者查詢了國家衛生部官方網站。發現衛生部在2010年3月發布了《生乳等6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嬰幼兒谷類輔助食物》一項中規定在添加藻類的嬰幼兒谷類輔助食物中無機砷不超過0.3毫克/公斤,其他嬰兒輔食中無機砷的限量為0.2毫克/公斤。
根據1毫克=1000微克計算,在我國嬰幼兒食品中每公斤含有200—300微克的無機砷屬于安全范圍,而瑞典研究機構公布的相關產品含砷量為1.7微克這個標準已經被視為“含致癌重金屬”。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我國正在修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但不涉及大米、嬰幼兒食品含砷的限量調整,“沒有什么理由要調整”。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初,衛生部監督局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1年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重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系,加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能力建設。如今,雀巢米粉事件再一次提醒我們: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亟待與國際接軌。
海帶蝦蟹中含砷更高
專家表示,在含砷的食品上,其實最吸引研究人員注意的不是米面等食品,而是海產品。我們日常食用的一些海產品,如海產魚類、牡蠣、扇貝、蝦蟹和紫菜、海帶等,也有含量較高的砷。
那么,吃海帶也能毒害我們自身?對記者這個問題,專家表示,事實上人類食用這些海產品已有數千年,并未發現對身體有多大的影響。奧秘在于海產品盡管含砷量高,但所含的大都是毒性較小的有機砷化合物,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www.qyguofan.com/)小編摘自于搜狐母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