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 2010年5月27日,美國眾議院就強生大規模召回兒童泰諾等藥品舉行聽證會。聽證會上,民主黨國會議員埃多爾弗斯·湯斯表示,“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信息表明,這家公司的誠信有問題。它對自己的描述是不實的,而且給許多孩子的健康帶來了威脅。”
共和黨國會議員達萊爾?伊薩稱,“家長和醫生都堅信這些藥物有助于患兒康復,而藥廠竟然使藥品遭到污染,這是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令人憤慨。”
就在強生回應美國FDA的批評,聲稱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的背景下,7月8日,強生旗下麥克尼爾公司年內第三次召回包括泰諾在內,可能含有化學物質2、4、6-三溴苯甲醚的多批次非處方藥,這次召回又一次引起美國FDA的關注和調查。僅僅一周后,7月15日,強生再次召回21批次的泰諾、可他敏及美林等非處方藥。
2010年9月30日,美國眾議院監管與政府改革委員會就強生藥品召回事件舉行第二次聽證會,質詢強生負責人及美國FDA高級官員。就是在這次聽證會上,曝出了臭名昭著的強生2008年8月美林(布洛芬)“秘密召回”事件。
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2008年8月強生旗下麥克尼爾公司在確認產品存在瑕疵后,雇傭私人承包商秘密從加油站、便利店回購藥品。國會調查人員公布的一份強生公司內部備忘錄上寫著:經銷商建議員工們“迅速進入每家商店,找出所有美林(布洛芬)產品,全部購買,拿到收據后迅速離開。”
并進一步指示:“購藥時,你應盡量表現得像一個普通顧客。切勿提及任何有關藥品召回的信息。”美國FDA局長瑪格麗特?漢伯格,批評強生公司秘密召回止痛藥美林,稱此舉背離強生公司對公共衛生負責任的傳統。
這一年,從1月8日召回泰諾關節炎止痛囊片,到12月29日召回因包裝缺陷可能被污染的107批次58.5萬捆手術縫合線,強生以其貫穿全年的20次召回事件,被輿論戲稱為“強生召回年”。
接連召回,也給強生的經營和盈利造成影響。2010年強生出現了上市67年以來,首次年度營業收入下滑,全年營收跌至616億美元。紐約時報報道稱,2010年強生因召回造成的損失預計高達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