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自閉癥都是一臉恐慌,覺得自閉癥孩子不是正常的孩子,不會讓我家孩子和他們一起玩。自閉癥家長更是對自己的孩子一臉絕望,未來不敢想象......
自閉癥真的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嗎......
其實不是的!
那么,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1、半數自閉癥智力在正常范圍內
過去,當醫生給孩子作出“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時,許多家長當場淚崩、癱倒在地,覺得孩子的一輩子完了。
現在,這個觀念應該改變了。
自閉癥患兒雖然行為刻板重復,興趣狹隘、存在社交溝通缺陷,但也有自己的優勢。很多孩子記憶良好,對科學、藝術等有超出尋常的自發的興趣。我們應該挖掘他們的長處,因為不是每個患兒都是重度自閉癥。
有大概50%的患兒智力在正常范圍。
自閉癥人士和非自閉癥人士一樣,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此外,不同類型的智力測驗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在一項2007年的研究中,人們給一些自閉癥兒童和非自閉癥兒童做了兩種智商測驗:韋氏測驗(這種測驗采用口頭問答的方式)和瑞文推理測驗(這種測驗衡量一個人的高度抽象能力和復雜推理能力)。
沒有一個自閉癥兒童達到韋氏測驗的高智商范圍,卻有三分之一的自閉癥兒童屬于低智商范圍。然而,有三分之一的自閉癥兒童的分數在瑞文測驗中達到了高智商的范圍。對成人的自閉癥患者和非自閉癥患者的測驗也顯示了同樣的結果。
2、不是自閉“癥”,而是自閉“者”
隨著自閉癥譜系”這一概念的提出,大約50%的輕度自閉癥被確診。
自閉癥孩子的未來遠不像過去人們想象的那么悲觀。相反,他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即便是低功能自閉癥兒童(智力低下者),只要早發現、經過科學的干預,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尤其是那些成年后才被診斷出自閉癥孩子, 他們反對被稱為“自閉癥”,而認為自己僅僅是“自閉者”。
自閉者成年期成為精神類殘疾人,更重要的原因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社會環境不夠寬容。
3、不是所有自閉癥都是低功能患者
自閉癥是一個譜系障礙。
有數據統計,在新生兒中,韓國每38人中有一個,美國每55人中有一個,中國每88個人中間有一個。
在這個譜系里,很多人的程度是介于高功能和低功能之間。
實際上,很多一開始程度很重的自閉癥孩子,通過干預訓練和成長學習,是可以達到比較高的功能的。
4、吵鬧抓狂不是故意為之
自閉癥是一個神經方面的障礙,表現為大腦和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高度敏感。
一個普通人在接收到來自環境的感官刺激時,會自然而然地將其篩選并分出主次,并能有針對性地對其作出反應。
而自閉癥人士的信息處理方式很不一樣。所有的感官信息沒有經過多少篩選,全部都會沖進來。
比如,幾乎沒有篩選聽覺信息的能力。不論走到哪兒,都能聽到各種各樣嘈雜的聲音,而且所有的聲音都是高音量。
他們很難在一個有很多背景噪音的環境里與人交談,因為對他們來說,不存在“背景”。任何嘈雜、擁擠、雜亂無章的環境,立馬就可以使他感官過載。
其次,視覺體驗也非常強烈??偸遣煌5貟咭暛h境,總是看到大量的細節,并試圖將它們組織成某種模式。由于視覺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這個過程就不斷地在進行著。
5、不是缺乏同理心
自閉癥不是缺乏同理心,而是有太強的同理心。
但是,由于過于敏感,不是總能將其表達出來。
他們非常敏感,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好像所有人的情感都一下子被感受到,它的速度超過了處理能力,但是他感到了這個沖擊。
這時就會暈頭轉向,完全失去感受和思考的能力。
6、并非不愛社交
自閉癥一般都有交流上的困難,因為他們不能直覺地解讀非語言信息,比如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我們談話中的非語言信息占了90%。在獲得診斷之前,他們對非語言信息的存在一無所知。在和人談話時,聽的是別人說的話,僅此而已。
正因為如此,和正常人比起來,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聽,去理解,去思考,去回應。所以反應就有延遲。
有時候別人認為自閉癥反應慢是因為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被誤會了。他們無法描述內心里有多么希望和別人在一起。
可是,和一個人聊上10分鐘對他來說就像在做一個繁重的工作。和一個以上的人談話簡直就沒有可能。
如果再把感官和感情上的過于敏感考慮在內,你就知道這樣的人確實需要大量的時間獨處。
7、說話不看人另有他因
對自閉癥來說,目光接觸非常困難,但是這和是否對別人說的話感興趣無關。
事實上,如果他們感興趣的話,一般需要看著別處才能清晰地思考。
他們可能采用各種辦法來掩飾自己的困難,包括使自己和別人保持目光接觸。
就像我們不會直接用肉眼去看太陽一樣。
當他們看著一個人的眼睛時,會對這個人產生一種十分復雜的體驗。這種體驗過于強烈,使他們感到無法承受。
8、自閉癥不是“不治之癥”
孩子被診斷出自閉癥后,家長無需過度悲觀,但一定不可大意。
一位自閉癥專家表示:“我們堅持捍衛特殊兒童與眾不同的權利,但也強調對能力障礙兒童的全面認識和幫助,目標是要讓所有孩子都得到最佳結果。”
自閉癥孩子出現一些早期癥狀之后若能及時補救,家長帶孩子做科學的干預訓練,保證一定的強度并持之以恒,會有很好的康復效果。
從病理角度講,自閉癥是無法治愈的。自閉癥是神經系統共濟失調,廣泛性發育障礙。所謂障礙就是這部分功能缺失或者缺損了。
自閉癥孩子缺損的部分是以社交為核心障礙的部分,這部分缺損是看不見的隱形的神經系統部分。
它就像盲人缺失了眼睛功能,聾人缺失了耳朵聽的功能,肢體殘障缺失了手或腳一樣,不管是盲人、聾啞人還是肢體殘障人士,他們缺損的部分不會因為康復訓練而重新長上新的眼睛、耳朵和肢體。但是可以在如助聽器、假肢等輔助下基本完成感知聲音和輔助行走的功能。
同理,自閉癥缺損的部分雖然是我們看不見的神經系統故障,但是原理一樣。
自閉癥人士缺損的核心部分也是無法重新長出來的,從這個角度講自閉癥目前是無法通過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治愈的。
但是,我們通過科學系統康復訓練,許多孩子尤其是將近一半智力正常或者受損不大的孩子,可以在認知理解、經驗等協助下,獲得社交功能。
孩子其它能力如運動、精細、語言等隨著社交能力提升,重新建立起模仿和互動能力,模仿和互動是人學習的方式,那么孩子在模仿和互動中獲得能力進步。
隨著孩子各方面能力越來越強,特別是針對性系統性思維訓練后,孩子認知上的理性邏輯思維分析推理彌補需要靠先天性的直覺社交的不足,獲得功能的補償。
因此,從功能補償上講,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孩子通過科學系統干預,特別是早年的系統干預,自閉癥恢復和融入社會普通環境的程度越來越高。
成年后的自閉癥人士相當一部分可以實現生活自理,少數可以完成輔助性自立,成為有社會價值的有尊嚴的獨立的人。
看過這篇文章后,希望能重振你的信心。自閉癥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可怕,它并不是一種不治之癥,自閉癥孩子也不是無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