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所指的是長時間處于食欲減退或者缺乏食欲的一種癥狀,但它僅僅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小兒厭食常發生幼兒時期,尤其6歲以下的兒童,患上這個癥狀極為常見。
通過健康的飲食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如長時間對食物沒有興趣,對正在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不僅會變得日漸消瘦,還會影響生長發育,對健康危害是很大的。
小兒厭食怎么辦?治療小兒厭食癥有什么好的方法嗎?其實,厭食是諸多脾胃病常見癥狀,推拿對該病的治療效果明顯,主要手法有:
1、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橈側面。操作時,沿拇指橈側緣從指尖推向指根,連續100~300次。有健脾胃、進飲食、除濕熱之功效。
2、清胃經:胃經穴位于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之間。操作時,沿赤白肉際,自腕橫紋推向掌指橫紋,100~500次。具有調胃、和胃、化積清熱之功效,能治療食少,腹脹,泄瀉、嘔吐胃痛等。
3、揉脾腧(shù):脾腧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1.5寸。操作時,用拇指或中指點揉此穴10~50次??烧{理脾氣,治療食積、痰飲等證。
4、揉胃腧:胃腧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旁開1.5寸。操作時,用拇指或中指點揉此穴10~50次??珊臀附的?,治療呃逆、嘔吐、胃痛等。
5、運內八卦:以內勞宮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為半徑,所形成的圓圈。運300~500次,能寬胸和胃,調理升降,對治療咳嗽、厭食、腹脹有良效。
6、揉四橫紋:為食、中、無名、小指掌面第一指間關節橫紋。操作時,掐揉四橫紋從食指紋至小指紋,每揉3~5次掐一次。具有化積消疳之功效,能治療胃痛、腹痛、厭食、消瘦等。
專家提示:治療期間及治療后應注意什么?
1. 營養合理搭配,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多吃蔬菜,粗細糧混合搭配。
2. 在飯前或飯中適量飲水,進食前勿食糖果。
3. 營造良好的進食環境,引導進食。
4. 病后及時調養,食用易消化而營養價值高的食品。食量應逐漸增加,切勿暴飲暴食。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www.qyguofan.com/)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