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油
有人對橡膠工業中接觸汽油的女工2384人進行觀察的結果,與對照組女工比較,妊娠機能未見異常,流、早產率亦不高。但當作業環境中同時存在有其他化學物質時,則對妊娠經過有影響。有人曾調查某橡膠制品廠的黏膠女工360人,她們在工作中接觸汽油及二氯乙烷,空氣中汽油濃度在允許濃度范圍,二氯乙烷濃度有41.5%的空氣樣品超過允許濃度1.2-2.4倍。黏膠女工自然流產及早產率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均高于對照組女工。
專家貼心話:懷孕期間要遠離汽油污染
由于汽油可在體內蓄積,排出速度較慢,妊娠女工于脫離接觸56天后分娩時,血中仍可檢出汽油。人體觀測及動物實驗均證明,血中汽油含量隨空氣中汽油濃度增高而增高,且隨接觸時間的增長,動物隨染毒時間的加長,血中汽油濃度亦增加。因此,長時間持續于高濃度汽油的環境中工作,對胎兒的影響仍是一個值得重視并繼續加以觀察研究的問題。汽油可自乳汁中排出,乳汁中汽油濃度約為血中含量的12%-18%。且接觸汽油女工乳汁分泌減少者顯著多于對照組女工。
我國目前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汽油的最高允許濃度為每立方米300毫克。
三、砷
妊娠期間曾在瑞典北部某金屬冶煉石中工作的女工的291名新生兒中,有17名(5.8%)有先天畸形,而對照組女工新生兒中的先天畸形發生率為2.2%。6名有多發畸形的新生兒中,5名母親妊娠期間一直持續工作。同時還觀察到,隨著居住場所與冶煉廠間的距離的縮短流產率逐漸增高。而且在冶煉廠工作的女工新生兒的出生體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