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懷孕 > 癥狀 >

季節變暖 也別忽略了產后宮寒

出處:網絡收集 日期:2024-07-25 14:45:23 編輯:秩名
季節變暖 也別忽略了產后宮寒
  隨著季節的更替,天氣慢慢變暖。新媽們也終于可以出門活動活動了,不用整日宅在家里以寶寶為伴。雖說天氣回暖,但還是氣溫多變的季節,除了時刻注意保暖之外,也別忘了給子宮保暖,預防產后宮寒。特別是本身就是寒性體質的新媽,對子宮更需要細致的呵護與保暖,子宮健康的新媽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
 

宮寒的原因

  很多宮寒的媽咪都會在來月經時感覺到腹痛、腹涼,甚至全身發涼,有些還會感覺到氣短乏力、下肢或周身浮腫,有的還有失眠、多夢、頭痛,頭暈等癥狀。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與人的先天體質有關,有些女性平時就怕冷、手腳容易發涼,體內“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不過現在導致宮寒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愛吃冷飲、貪涼,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或是為了漂亮穿露臍裝、冬天衣著單薄等。另外,過度疲勞或情緒變化也會損傷身體陽氣。“子宮是女人身體里最怕冷的地方,受到寒冷的刺激,就易因寒冷邪氣侵襲而出現宮寒。

產后新媽宮寒調節攻略

  【暖宮操】
 
  “暖宮操”做法:雙膝自然分開,舒適地跪在床上,挺直腰部,向前彎腰,讓胸部盡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鐘。接著平躺于床,做收腹提臀運動,在空中盡量保持3-5分鐘,感覺子宮隨身體一起收縮。建議每周做3-4次。
 
  【四物湯驅寒】
 
  做法:1、排骨洗凈斬塊,汆水撈起;2、將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凈;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調經,潤膚養發,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等狀況。
 
  【快走改善寒性體質】
 
  宮寒的女性大都偏于安靜沉穩,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其實“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觳阶呤亲詈啽愕霓k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穴位按摩調理宮寒痛經】
 
  經前揉“三陰交”
 
  對于每個月月經周期較準時的女性來說,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經前一周左右時間,按摩“三陰交”穴位。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側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對側“三陰交”穴大約1分鐘左右,以自己感到有酸脹感為宜。這樣做的方法作用原理是能讓經血下行。所以要在經前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如手法得當,會讓瘀滯的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經期按“十七椎”
 
  如果月經已至,則在經期可以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別名又叫“腰孔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線上,第五椎棘突下,就是通常所說的“腰眼”。尋找穴位時,可用手壓一壓,如果有明顯痛感,就是找對了位置。同時,用拇指指關節加點力度,按揉該穴,感覺按揉時有輕微的痛感,不能只按,一定還要揉,才能讓血脈暢通,大約3~5分鐘,疼痛就能有所緩解。
 
  【中醫調理宮寒】
 
  1、中藥泡腳:艾葉、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2、艾灸療法:艾灸神闕、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相關閱讀

    孕期食譜推薦

    • 雄起 孕前提高精子質量吃啥呦

    • 葉酸買越貴越好嗎?交了智商稅后……

    • 懷孕期間能喝奶茶嗎 懷孕喝奶茶的危害

    • 孕婦食用酸菜魚的優勢 孕婦食用酸菜魚注意事項

    熱點推薦

      懷孕期間視頻講座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女性產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 懷孕期間除了補充“葉酸”外,這四種“營養”也很重要!看看你們都知道嗎?

      • 懷孕期間,孕媽媽避免做這三件事,也許“黃疸”悄悄“遠離”寶寶!

      • 懷孕期間多吃這些水果,寶寶出生后不易得黃疸!孕媽媽不要錯過!

      熱點關注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