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在寶寶出生后,咱們的家在長對寶寶的護理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同齡的其他孩子之間,有一些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很可能是咱們自己孩子的發育問題。
這不,就有媽媽反映:別人家一歲多的小孩都能叫爸爸媽媽了,自己一歲多的孩子子還什么都不會說,家人都急壞了,寶寶到底多大說話是正常的呢?
寶寶發語遲,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如果孩子到了正常孩子說話年齡還不會說話,那就極有可能是寶寶有語言發育障礙。
正常孩子語言發育的過程有4個階段:
1、預備期(0-1歲):
是咿呀作語和初步理解階段,故又稱“先聲期”。到孩子8個月時發聲練習達到高峰,會開始開始說疊音字,如爸爸、媽媽,并會逐漸改變音量和音詞以模仿真正的語言。
2、語言發育一期(1-2歲):
說話較晚的孩子到1.5歲時基本都會說了,這段時期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能聽懂大人說的話。
3、語言發育第二期(2-3歲):
能說短句,如吃飯、上班、我餓了、爸爸回來了、我們走吧等。
4、完備期(3-6歲):
說話流利,講話清楚,會用很多詞類,接近成人說話能力,會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