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家長總有這樣的擔憂:讓孩子玩,擔心長大后會荒廢學習;不然孩子玩,怕孩子童年不快樂。但是想到那些長大后只沉迷惡作劇和游戲的孩子,又擔心他們往后的人生。出現這樣情況時,家長和老師總有恨其不爭的心理,對孩子進行指責。反而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是批評,越是不學好。因此,寓教于樂很重要。
寓教于樂,讓孩子從游戲中學會新知識,并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接觸事物的能力不同,因此在嬰兒階段就要有意識引導孩子玩。
?不同階段孩子的游戲
1、黑白輪廓游戲
黑白這兩種顏色對比鮮明,通過強烈的顏色對比讓孩子有初步辨別色彩的能力。特別是0-3個月嬰兒,他們對黑白色特別敏感,因為兩者強烈的對比,往往更易吸引新生兒的視線。
家長分別拿一張黑色卡紙和白色卡紙,然后將黑色卡紙剪成不同形狀,接著將其放在白色卡紙中間,讓孩子看,每張圖片大概停留5秒鐘的時間,多次循環。
家長要參與進這個游戲,并適當地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在觀察中得到認可,即使孩子年紀尚小并不能感知,但能增加他的喜悅感與參與度。
2、認識生活中小事物
這個游戲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孩子的玩具、色彩鮮艷的水果等,通過對事物的認識、辨別,培養孩子的視覺與觸覺體驗,適合6個月大的孩子。
光看不動,孩子不會有太深刻的記憶,準備好“道具”,告訴孩子這是什么,并讓孩子觸摸、感受。不過孩子的耐性有限,不可能長時間坐在那里聽你講,將這個游戲融入生活,吃飯時、逛街時……只要有外物,就能進行這個游戲。
3、積木游戲
積木可以進行不同的排列或進行建筑活動積木有各種樣式,比如拼成房子、動物等,能測試孩子對空間方位以及距離深度的感知能力,適合6個月左右的寶寶。
不需要特意跟孩子說怎么拼,只需要在孩子面前拼幾次,就能引起孩子對積木的興趣。孩子還小的時候,并不懂堆積、拼接,反而更擅長推倒。到孩子長大一點,家長要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拼就怎么拼。家長能以比賽的形式指定特定的形狀,也能考驗孩子對外界食物的認知。
4、躲貓貓
躲貓貓能鍛煉孩子的空間概念,適合7-8個月大的孩子。將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藏在房間里,露出玩具的一小部分,讓孩子尋找。或者孩子自己躲藏起來,即使孩子躲得不好,家長也要“浪費”下時間,讓孩子多體驗隱藏的樂趣。
除了游戲本身,游戲場地也很重要,家長不應只將孩子困在房間里,單純教識字、寫字、畫畫等,而是應該讓他們融入自然,例如讓他們觀察蝴蝶是怎么蛻變、花是怎樣開花、甚至是小草是什么時候鉆出草地,多給他們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在玩耍中學會新知識并發展智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愛玩的孩子并不代表就只會玩,只要家長稍加引導,孩子也能把對游戲的熱愛和專注投入到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