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老實,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活潑淘氣,這大多都是隨了父母,父母什么樣孩子就什么樣,一般都會隨其一。當你發現孩子變得脆弱敏感,就得好好考慮,孩子是不是缺少了父親的關懷和愛。如今的社會,男人一般承擔著更重的家庭壓力,每日忙于事業,較少時間陪伴孩子。只有媽媽一門心思的陪孩子,孩子的性格也容易隨媽媽,或變得脆弱敏感。面對脆弱敏感的孩子,父母要怎么做呢?
別把敏感當成孩子的罪過
大人們喜歡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世界上不會全部都是這類型的孩子,孩子沒能長成我們期待的樣子,這并非他的罪過。敏感的孩子只是成長中需要更多的關注,但從另一方面看他也可能會表現出貼心、善良等品質。
所以,爸爸媽媽們千萬別把孩子的敏感與脆弱當成一種罪過。喜愛活潑樂觀的孩子,也要包容有敏感細心的孩子。對于敏感的孩子,爸媽們不應隨意地譴責孩子,或者是責怪家庭中的某一個人,最需要做的,而是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原因,慢慢地引導孩子成長為獨立的人。
引導孩子,必須理解他的脆弱
爸媽們,如果為孩子的脆弱敏感感到心疼,想要學習如何引導他們的成長,那你首先必須懂得孩子的敏感脆弱從何而來。
敏感的身體也會有敏感的心靈。一般性格較敏感的人會有著纖弱的身體,如果你的寶寶身體比較差,或是屬于敏感體質,如在樹林游玩容易皮膚過敏,做上校車容易嘔吐,那么他的敏感的性格多半與身體有關。
缺少父親的陪伴。把孩子所以的教育都交給母親,母親的教育中可能缺乏具有規則性、強硬的教育,僅有母親一人參與教育也會容易造成孩子的敏感。
不安全感也會造成心靈敏感。在孩子小時候,缺少父母的關愛,如寄養在爺爺奶奶家,或是父母們很少對孩子表現出親昵的態度,則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事物有些反應過度。
敏感孩子,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愛
敏感也許已經形成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但是敏感不會阻止孩子成長為獨立而堅強的人。只是在成長中,敏感的孩子可能會更容易因為個性而糾結難過,父母所需要做的,是提供更多的耐心和愛,幫助他們學會適應社會,慢慢成長。
不要厭煩他的哭泣。美國家庭教育心理咨詢專家帕蒂.惠芙樂認為,哭泣能愈合創傷,排除所受的傷害,使心靈得到修復。敏感的孩子可能會通過哭泣來修復內心的創傷,在他哭泣時,記住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
態度不要太強硬。與這類型孩子相處,切記不要拔苗助長,覺得孩子太嬌弱,就是需要強勢的態度才能讓他成長。要知道你嚴厲的態度可能會助長他的回避心理。
爸爸多帶寶貝參加活動。與媽媽長大的孩子容易內向。爸爸在空閑時,多與孩子玩游戲,或是外出參加活動。在活動中,男子性格中更強烈的自信、勇敢、開朗、灑脫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
制造更多的社交機會。可以帶著孩子多去熟悉的朋友、親戚家走動聚會,愉快的群體氣氛會鼓勵他更勇敢地克服自己的羞怯。在這種場合,父母記得要多教導孩子社交技巧,免得他陷入尷尬。
最后,小編想說,無論再忙,請抽空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少不了父母。孩子的脆弱敏感,也許也是因你而起,請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愛,讓孩子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