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便外觀和癥狀上看:
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大便中往往可見黏液,甚至膿血樣物質,但每次排便量并不多。
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往往呈稀水樣便,每次排量較多。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時,大便呈“蛋花湯”狀,孩子會有發熱、嘔吐癥狀。
過敏性腹瀉在進食某種食物后出現,會有反復,與進食明顯相關。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顆粒,不伴發熱,并且孩子偶爾會嘔吐
嬰兒大便中有奶瓣
嬰兒大便中帶有未完全消化的“奶瓣”是很常見的事情??膳c進食量偏多、胃腸功能偏弱等有關。若無特別癥狀,不需關注,不需僅為此而減少嬰兒進食量。
如果大便帶“血絲”,應化驗是否為血(便常規是否有紅細胞;便潛血是否陽性),若能排除肛裂,就應考慮腸道出血,首先考慮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大便顏色觀察分析
黑色:多為胎便,大多在出生后12小時就會排出來,因為包括了羊水、黏液、脫落的細胞等,一般呈現出黑黑如柏油狀。
綠色:代表寶寶的腸道消化程度不夠充分,多與進食量偏多、食物不易消化、胃腸功能暫時受損有關。
配方粉喂養嬰兒出現大便發綠應該與奶粉不易被嬰兒消化有關。如果嬰兒生長正常,并且沒有過敏等問題,可繼續喂養或添加益生菌幫助。
紅色帶血:若孩子大便帶血,應觀察血液是否與大便混合。
如果大便帶鮮血并且與大便混合,說明小腸或直腸受損,此時一般大便性狀也偏稀。
若血液與大便分離,多是肛裂所致。如果有肛裂,仔細觀察孩子的肛門能夠找到小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