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6周,未母乳喂養產婦恢復月經的占40%,月經恢復是產婦身體恢復較好的特征之一。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經歷了懷胎十月的提心吊膽,分娩的驚心動魄,寶寶順利來到媽媽面前。
然而新的責任也隨之而來,哺乳期又給寶媽帶來許多新的挑戰。

寶媽來了月經,奶水真的會變得沒有營養嗎?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小琴最近十分苦惱,照顧孩子已經手忙腳亂,婆婆又十分關注自己奶水是否充足,怕餓到她的寶貝孫子。
剛出月子一個月,小琴發現自己來月經了,自己沒有經驗,于是就去問婆婆。
婆婆認為小琴本身奶水就不充足,如今來了月經,奶水就更加沒有營養了,還暗戳戳指責小琴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會這樣。
小琴氣悶之余,也十分疑惑,自己生產后兩個月就來了月經,身體這算是恢復好還是壞?來月經真的會對奶水有影響嗎?
產后一年內,月經恢復規律很正常
大多數寶媽還處于哺乳期時,會發現因懷孕暫停的月經“回歸”了,因此會擔心月經恢復對母乳喂養是否有什么影響。
哺乳期來月經很正常,相反的,如果斷奶后也一直不來月經并不是什么好事,要到醫院去進行一系列身體檢查。
產后多久來月經是正常的?
女子產后42天結束產褥期,被寶寶撐大的子宮逐漸恢復至產前狀態,各項激素分泌狀態迅速回落,排練卵功能恢復,身體又重新變成適宜受孕的狀態。
沒有母乳喂養的產婦因為寶寶對母體刺激不足,所以恢復月經普遍早一些。
產后6周,未母乳喂養產婦群體中恢復月經的有40%,到了產后8~12周,恢復月經的數量高達65%。
母乳喂養的產婦在產后6周就恢復排卵與月經的約為四分之一。
大部分是在產后8~12周恢復月經,身體素質較弱的可延遲至16~24周,少數身體素質較差的產婦會在斷奶后6~12月內來月經。
媽媽來月經對母乳有什么影響?
1. 母乳分泌量
月經期間的確會影響到寶媽的母乳分泌,但乳量充足的寶媽并不會明顯受影響,畢竟人體泌乳量本就是隨寶寶月齡逐漸減少的。
除非是之前母乳分泌就不足,這樣在母乳喂養時會稍顯吃力。這時寶媽千萬不要過于焦慮,心情也是影響母乳分泌的重要原因。
2. 母乳營養度
有些寶媽發現在自己來月經后寶寶有時會對吃奶抗拒,由此懷疑是不是來月經后母乳真的沒營養了。實際上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真的饑餓,并不會真的抗拒母乳。
哺乳初期的母乳普遍水分較多,而在寶媽來月經之后由于身體激素變化,會讓母乳變得粘稠,這也是為了給寶寶提供更多營養物質。
有些敏感的寶寶察覺到母乳“配方”變了,由此會產生抗拒。
但母乳其中的營養成分仍是按照寶寶身體所需分泌的,對于寶寶的營養吸收沒有影響。
媽媽在哺乳期來月經后如何科學喂奶?
1. 堅持喂奶
寶寶在媽媽的月經期間對吃奶表現出抗拒是很正常的,如果母乳充足不需要添加奶粉。
寶寶會逐漸適應新口味,并且經期結束后母乳成分又會恢復如初。
2. 調整飲食
媽媽可以通過補充水分調整母乳粘稠度,如果母乳分泌量減少,可以吃一些下奶的食物,既能催奶,又能為媽媽補充營養。
3. 保持心情舒暢
哺乳期撞上月經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寶媽不必過于憂心,保持心情平穩舒暢,憂思過度反而會造成母乳分泌減少。
糖果媽媽叮囑: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來月經后母乳會變“臟”的說法,這種說法是不正確,沒有科學依據的。
作為新時代女性要科學育兒,關注寶寶的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機能,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