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心理性格 >

4.2世界孤獨癥日:一套技術,幫助5萬孤獨癥家庭走向康復!

出處:@杜佳楣講孤獨癥日期:2024-08-20 03:14:17編輯:網絡收集

4月2日)是第十六個#世界孤獨癥日#,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朝聞天下》播出專題節目《關愛孤獨癥兒童·“星星的孩子”打開心扉》,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校長杜佳楣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指出:

孤獨癥到目前來說是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只有高強度、高密度、高專業的訓練,然后讓他們病癥減輕,讓他們不斷地融到社會當中去。但是,目前我國從事孤獨癥康復服務的專業人員緊缺,康復專業人才評價標準亟需完善。

此前,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主辦、北京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承辦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MUST兒童行為引導技術暨兒童康復訓練師培訓班》已于3月31日開班,并于4月1日在北京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舉行殘障兒童康復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交流會,啟動康復社工職業技能MUST兒童康復訓練師培訓認證,首批致力于孤獨癥、腦癱等發育行為障礙兒童康復教育與社會支持的兒童康復社工將獲專業培訓和認證。

來自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北京大學等單位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國內部分地區社會康復機構從業人員及北京地區殘障兒童家長代表、康復義工服務隊及社會愛心機構代表近200人參加當天活動。

MUST兒童行為引導技術——孤獨癥綜合療法是由杜佳楣老師帶領星希望康復中心教研團隊歷經十幾年行為引導實踐教學、8000+兒童干預訓練實戰案例追蹤、兒童發展行為大數據分析提煉而成。是首套被納入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本土化專業系統孤獨癥康復實操技術,適合中國孤獨癥家庭及康復機構使用。

MUST技術融匯國際主流技術+中國傳統文化和實踐創新,以兒童腦部發育規律為依據,結合兒童發育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等基本原理,以刺激孩子腦部神經發育,促進大腦連接,加速神經系統修復。全面提升孩子綜合能力,幫助孩子順利融入社會!

中國社工聯合會康復醫學工委副主任兼總干事于瑤天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中國社工聯合會康復醫學工委副主任兼總干事于瑤天在致辭中指出,兒童康復康養是我國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領域。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日前發布年度工作要點,正式將康復醫學工委組織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開展康復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康復社工和康復義工隊伍、實施行業課題等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希望組織實施好MUST兒童康復訓練師培訓項目,為促進康復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醫養康養行業規范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執行總干事周華兵專題介紹《康復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認證項目》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執行總干事周華兵專題介紹了《康復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認證項目》。他指出,康復醫學工委明確把康復社工職業技能培訓和醫學繼續教育工作列為核心業務和基本職責,在中國社工聯合會社會工作職業技能認證中心支持下,組織實施“康復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認證項目”,率先聯合北京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啟動MUST兒童康復訓練師培訓認證工作。

根據中國殘疾人普查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孤獨癥患者已超 1300萬人,其中0~14歲患者超過200萬,孤獨癥發病率已占中國各類精神殘疾首位,平均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孤獨癥患者。2022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下發的《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規范(試行)》中顯示,目前中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約為7‰,且呈現增長趨勢。

星希望杜佳楣報告《MUST 行為引導技術孤獨癥綜合療法概述》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創始人杜佳楣以《我國殘障兒童康復教育人才現狀與需求——MUST 行為引導技術孤獨癥綜合療法概述》為題,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孤獨癥、康復人才現狀及需求現狀,以及其主創的MUST孤獨癥綜合療法的特點、適用人群、核心技術、評估體系及實踐應用成果。

她指出,當前我國孤獨癥行業現狀面臨機構參差不齊,專業機構稀缺,質量不高的窘迫局面??祻腿瞬耪诿媾R數量不足,專業性不夠,沒有專業培訓做支持,缺乏職業通道和晉升空間,心理壓力大等嚴峻問題。因此,急需為康復人才提供職業上升通道,大量發展專業康教人才,為康復人才提供專業康教交流平臺,以及體系化系統化專業培訓,以促進兒童康復事業健康發展。

與會嘉賓共同啟動《康復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認證項目》

近些年來,民建海淀區委科二支部、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置業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等企事業單位、愛心團體,與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長期開展共建幫扶活動,經常在機構接受康復教育的孩子提供精神庇護與物資支持,他們用愛心,模糊著孤獨癥的邊界。當天活動現場,由中社聯康復工委向三支服務隊授旗,對志愿者們在兒童康復領域的善行義舉表示感謝和敬意,并由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向康復義工服務團隊贈送MUST相關書籍,到會志愿者團隊現場演唱公益歌曲《讓愛一起飛》。

中社聯康復工委向首批共建的三支康復義工服務隊授旗

康復義工服務隊代表、民建北京市海淀區科技二支部主委胡波發言

康復義工服務隊的志愿者現場演唱公益歌曲《讓愛一起飛》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曹躍進在講話中指出,我國孤獨癥兒童越來越多,因為持續高發,群體龐大,迫切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殘障兒童的康復、教育、養護及家長支持與社會融入,服務周期漫長、涉及事務龐雜,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也要求極高,這一領域需要專業康復社會工作者的多學科整合、全流程參與,但是目前康復和社工人才稀缺,更多的是在醫療機構里面,基層和社區十分缺乏具備相應知識和經驗、尤其獲得一定技能認證的人才,所以,培育和建設好康復社工隊伍對于殘障兒童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曹躍進發言

活動現場,曹秘書長還收到了來孩子們的禮物《MUST行為引導技術——孤獨癥綜合療法》?;叵?016年,中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和曹躍進秘書長等領導一行蒞臨星希望,看望了小朋友們,現場聽取了MUST技術的研發過程,領導們也鼓勵杜佳楣老師早日將MUST技術完善并運用到兒童康復領域。如今MUST兒童行為引導技術終于完善面世,它將被廣泛應用于兒童康復師培訓,為我國康復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兒童康復事業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副主委馬紅艷發言

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副主委馬紅艷發言指出,孤獨癥是當今世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未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民建海淀區委長期以來與星希望攜手,對孤獨癥兒童群體非常關注,協助星希望為孤獨癥兒童開展捐贈、講座、愛心車隊及融合活動等一系列關愛孤獨癥兒童公益行動。希望國家對孤獨癥人群的關注度及扶持政策越來越好。同時希望杜佳楣老師能把MUST技術普及到更多孤獨癥家庭及孤獨癥從業人員,用專業方法幫助孤獨癥孩子健康成長。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啟棟發言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啟棟在發言中指出,運用專業的康復理念技術和社會工作倫理方法幫助孤獨癥孩子回歸正常生活,對于孤獨癥家庭來說是意義非凡,不但為其減輕終身負擔,更是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希望大家通過本次MUST兒童康復培訓,把學到的專業康復技術應用到孤獨癥兒童康復實踐,幫助更多家庭重拾健康。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副會長、中國社工聯合會康復醫學工委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繼同做點評發言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副會長、中國社工聯合會康復醫學工委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繼同在點評時認為,當前我國殘障兒童群體龐大,需要用專業康復訓練技術和社會工作理念方法引導幫助殘障人群建立一個正常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角色。目前在孤獨癥領域的主流康復技術和診斷標準都是根據美國人體質和社會環境來制定的,我們迫切需要建造像MUST兒童行為引導技術這種以中國家庭文化、社會文化、制度文化為基礎的中國化康復理論體系、服務體系、政策體系和知識體系,共同推動康復社會工作大發展。

當天下午,《MUST兒童康復訓練師培訓班》特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賈美香、北京昌平區融合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研究員王宏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定醫院中級心理治療師賀瓊分別帶來《大齡孤獨癥孩子的生存現狀與干預策略》《MUST 行為引導技術在融合教育中的運用》《MUST 孤獨癥綜合療法綜合行為引導技術》三場精彩講座,參訓學員還將在北京星希望孤獨癥康復中心繼續接受兩天MUST理論及實操培訓。

    相關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