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分娩的準媽媽來說,如今分娩方式選擇的余地已經不多,為了減少剖腹產指數,如今對剖腹產的進行有了明顯的指針,但是對于只能選擇順產的準媽媽,卻又在糾結到時候是自然撕裂好,還是直接要求側切好?
在生女兒之前,我曾瀏覽了無數分娩日記,有的則說分娩能讓人疼的想跳樓,準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而有的又說分娩很輕松,不用擔心,前幾天的時候就看到一則新聞,臺州黃巖一孕婦在街上走著走著孩子就生下來了,這場面也是相當驚人了。
但新聞之所以是新聞,就是因為特別少見,不是每個媽媽的分娩都是如此輕松順利的,多數都要經過長時間撕心裂肺的痛才能拼盡老命將孩子生出來。
分娩時側切和撕裂區別
為了加快分娩進程,在生產過程中,醫生會進行側切,或讓準媽媽直接撕裂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側切有哪些方式
側切是人為“開門”的做法,但它也有兩種側切方式。
比較常見的是
另一種是直
我在分娩時,醫生采用的是側切而非直切,盡管從傷口恢復情況來看,直切更理想,但對于醫生而言,
而就側切而言,若繼續沿著側切傷口撕裂,不容易傷及其他組織,唯一的缺點就是準媽媽在產后恢復期間疼痛感較強烈,不適感更強,當時我就是在2周內都無法自由坐和跨步,上廁所需要十分小心翼翼掌握好力度,怕傷口被撐開,直到1個月左右,傷口不適感才徹底消失。
側切和撕裂怎么選?
盡管在分娩過程中,準媽媽想要加快產程有2種方式選擇,但真正在分娩過程中,幾乎是沒有選擇的余地的,除非你告訴醫生,我堅決不側切并承擔一切后果。
在分娩時,
根據我的分娩經驗,
但
在正常情況下,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避免出現醫患沖突,若準媽媽沒有強烈要求不側切,醫生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是否側切,以確保不出現三級四級撕裂。
總之,想要減少被側切的可能性,就是讓胎兒盡量不要太大,并配合宮縮用力,盡量讓分娩過程水到渠成即宮口全開后再用力,而不是胡亂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