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海歸女博士帶孩子跳樓自殺的新聞,這個女博士有兩個孩子,大的那個7歲,已經上小學了,小的這個孩子才幾個月大,因為產后抑郁癥,凌晨帶著二胎寶寶跳樓自殺,老公凌晨四點回到家以后才發現??吹竭@個新聞的時候,一開始我是不敢仔細看下去的,作為父母,特別害怕看這個關于孩子的新聞,即便是孩子生病受傷這種新聞,看完后,心情都不太好。更何況是這種媽媽帶著孩子輕生的新聞。
在現在這個社會,媽媽這個角色承受著特別大的壓力。一方面是擔任教育孩子的主要負責人,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知識教育方面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自己能承受范圍內的更好的教育,不落后于人;一方面還得承擔家庭經濟的壓力,現在不再是男人當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即可的時代了,女人即便是生完孩子,也要想辦法賺錢,否則,一個普通的家庭,僅僅是靠老公一個人的收入,根本無法承受房貸、車貸以及全家人的生活費。
除了考慮經濟方面,女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而工作就是提供女人和社會接軌的方式之一。很多幫忙帶孩子的老人,總覺得,你們父母好好上班就行了,不用管孩子,還有什么好操心的,卻不知道,現在的社會已經大不一樣,也不知道媽媽們承受這怎樣的心理壓力。
對于那些剛生完孩子,還沒有上班的媽媽,每天大部分的生活就是孩子,和家里幫忙帶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雖然也有人可以說話,但對于媽媽來說,其實最希望得到支持的是老公,對緩解產后抑郁癥最有效的,也是來自老公的安慰和幫助。有人總說,你這個女人天天在家帶孩子,還有人幫忙,也不用上班,哪那么矯情,還得什么產后抑郁癥呢。就是這樣的言論,讓媽媽們認為得了產后抑郁癥、或者說產后消極的情緒,是自己的錯,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越是這樣,情緒越是無法得到釋放,嚴重者像那位博士媽媽一樣,走向極端。
以上是我在產后情緒非常低落的時候,給自己尋找的解決方法。雖然直到孩子三四歲以后,依然有很多問題,現在的我依然不敢生二胎,害怕很多問題卷土重來。但是,生活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然后我們才能夠成長。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表達出來,讓相同情況的人明白,我們都不是在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