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酸背痛,是產后新媽的“必修課”。懷胎十月,新媽活動時,那圓鼓鼓的肚子一直在“施壓”。如果孩子出生了,腰酸背痛卻不會隨即而走。
腰部君為什么就疼起來了
1、懷孕使內分泌系統發生很大變化,為了分娩時能使胎兒順利娩出,連接骨盆的韌帶也變得松弛。加之一天天增大的子宮使孕媽咪的腰部支撐力逐漸增加,導致骶棘韌帶松弛,壓迫盆腔神經、血管而引起腰痛。
2、分娩后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不會很快恢復到孕前狀態,骨盆韌帶在一段時間內尚還處于松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較軟弱無力,子宮未能很快完全復位,引起腰痛。
3、產后媽咪要經常彎腰照料寶貝,如洗澡、穿衣服、換尿布、經常從搖籃里抱起寶貝等,或惡露排出不暢引起盆腔血液淤積,都易誘發腰部疼痛。
4、很多媽咪產后較少活動,總是躺或坐在床上休養;加之體重增加,腹部贅肉增多,增大了腰部肌肉的負荷,造成腰肌勞損而發生腰痛
5、產后不注意休息使身體過疲,或經常久站、久蹲、久坐或束腰過緊等,都可導致腰肌勞損,誘發腰痛。
6、產后避孕方法不恰當,導致人工流產次數多,或房事不節,招致腎氣損傷而引起腰痛。
7、產后過早地穿高跟鞋,使身體重心前移,除了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適外,也可通過反射涉及到腰部,使腰部產生酸痛感。
8、經常采取不當或不放松的姿勢給寶貝喂奶,使腰部肌肉總處于不放松的狀態中,腰部肌肉受到損傷。
9、子宮的正常位置是前傾、前屈,如果發生子宮脫垂,就會沿陰道向下移位,引起腰痛。
10.產后不慎受濕寒侵襲,致使經絡不通而導致血脈運行不暢,引發腰痛。
11、生理性缺鈣。懷孕以后,準媽媽由于受孕期體內激素的影響,身體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鈣參與骨的代謝,孕婦常規的飲食已經不能滿足母親和嬰兒兩者的鈣需要量,孕婦需要補鈣。
12、肌肉松弛。由于孕期脊柱、骨關節的韌帶松弛,骨關節略寬松,肌肉韌帶拉松、拉長,彈性下降,也會引起腰痛。
13、氣血不通。骨盆內的神經和血管功能紊亂,或惡露排出不暢,子宮恢復不良,阻礙氣血流通,這些部位的痛感反射到腰部都會引起腰痛。
14、腎氣不足。分娩時竭力必然要損傷腎氣,再加上失血過多,就會導致腎虛血虧,脈絡失調而引起腰痛。
15、休息不當。產后還要經常彎腰照料小寶貝,如洗澡、穿衣服、換尿布等勞累過度,腰部肌肉不堪重負,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而疼痛。1
16、舊患。產前已有骨骼、腎臟、婦科等方面的疾病所致腰痛者,產后可能會加重。凡是屬于上述情況的,應及時就醫,請醫生幫助處理,但做好預防保健工作,可以減輕產后腰痛的發生。
新媽得好好對待腰部君
坐著給寶寶換尿布
很多母親習慣把寶寶放在嬰兒車里或床上,自己站著俯身給寶寶換尿布,這個姿勢對腰部壓力很大,建議母親坐在床邊給寶寶換尿布,減輕腰部負擔。
哺乳時后背要有支撐
母親哺乳時通常采取懷抱寶寶、上身前傾的姿勢,腰部和背部的壓力都不小。所以, 最好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沙發上哺乳,減輕腰部負擔。
給寶寶洗澡,穿輕薄衣服
母親給寶寶洗澡時,需要不停彎腰,使上身負擔重,如穿著厚重衣物,不方便伸展背部和手臂,則負擔更重。因此,給寶寶洗澡時,母親最好換上輕便透氣的服裝,最好是浴袍之類,方便伸展上肢,減輕上身負擔。
用座椅高的嬰兒車
有些嬰兒車座椅位置低,放寶寶進去時,母親腰身需彎得更低,壓力更大。建議選擇座椅位置高的嬰兒車,抱寶寶時會更輕松。另外,有些嬰兒車過于沉重,推起來腰部也更費勁,因此推著此類嬰兒車外出時,應盡量避開碎石路和上坡路,以減輕腰部負擔。
抱寶寶前先蹲下
很多母親抱寶寶時習慣站著俯身一抱而起,這樣對腰部是不小負擔,極易誘發閃腰等問題。所以,抱寶寶時,最好先蹲下來抱住,然后背部用力挺直而起,這樣對腰部負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