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止是孕婦與小寶寶,產后的你也要是補鈣的大戶,充足的鈣質能促進母乳健康,幫助身材恢復。尤其是哺乳期的媽媽,身體的鈣質會優先提供給母乳,所以很容易缺鈣。
一般而言,產后媽媽們每日需要補充鈣質1200mg,而補鈣的優先選擇當然是從天然的食物中攝取。不過,關于補鈣,說法眾多,很容易被錯誤的補鈣理念混淆,這里小編君就為媽媽們揪出這些補鈣誤區。
(×)補鈣,肉類>蔬菜
許多媽媽認為,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找蔬菜,補充鈣質當然找肉類。但事實上是,各種肉類的鈣含量其實都不高,被媽媽們高看一等的牛肉也不例外,不僅含鈣量低,而且含有大量“成酸性元素”,會讓血液趨向酸性,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反而加快體內鈣質的流失。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綠葉蔬菜,如菠菜、小油菜、芥藍、芹菜等其實都有補鈣的功效,而且含有大量鉀、鎂等微量元素,可幫助人體維持酸堿平衡,減少鈣流失。
(×)海帶補鈣
海帶補鈣?沒那么神奇。海帶里面的鈣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帶,一旦吸了水,鈣含量就不算多了。并且,海帶里面的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妨礙鈣的吸收,因為它們可以和鈣形成牢固的復合物,裹挾著鈣一起“穿腸而過”。
(×)豆漿補鈣
常常聽到,對牛奶不耐受的人可以喝豆漿作為替代。事實上,從鈣含量上來說,豆漿卻遠遠比不上牛奶。雖,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是加水磨成豆漿之后,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
(×)骨頭湯補鈣
相信這些年來,最出名的補鈣謠言便是骨頭湯補鈣。事實上,骨頭里面的鈣絕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里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所以補的不是鈣,是脂肪啊!
正確的補鈣吃法
(√)一般而言,每天能喝500毫升牛奶,再吃一些含鈣多的食物,比如豆類及豆制品、蝦、海帶等,就能夠基本滿足媽媽們的鈣質需求。如果不能喝牛奶,就干脆加點個600mg左右的鈣片吧。
(√)補充維生素D能讓媽媽們更好地吸收鈣質,可多吃一些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等,晴天時,在清晨和傍晚多到戶外散步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