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到了孕晚期的時候,孕媽們就要開始準備自己分娩生娃的事情,而且產后坐月子的事宜也都要逐步開始準備。對此,很多新手媽媽們常常都會感覺到不知所措,隨著預產期的臨近,自己對于日后分娩育兒的事情也多少會有些緊張和焦慮起來。
而在分娩之前,胎兒入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征,入盆情況的好壞會影響大孕婦的實際分娩情況,是否能夠順利分娩,那胎兒入盆之后孕媽們是什么樣的感覺呢?產后的一個月是身體恢復的關鍵時期,關系著媽媽的身體健康,那么產婦們又要如何來坐好月子呢?
一、關于胎兒入盆
胎兒入盆也就是指在孕晚期胎兒將頭部朝下進入到母親盆腔之中的一個動作,而這也是胎兒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分娩提前做好的準備。而胎兒入盆的時間,初產婦和經產婦也是不一樣的,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入盆的時間比較早,主要在36周左右,而經產婦會比較晚,通常分娩前才入盆。
而胎兒入盆之后,孕媽們也能夠感受到很明顯的身體變化,主要的感受跡象就有以下幾種:
1、胸腔和胃部的放松:胎兒沒有入盆之前孕媽的上半腹部是有明顯的擠壓感的,經常會感覺到喘不上氣,胃口食量也會比較少。但入盆之后,上半腹部的空間就被釋放了起來,孕媽們就會感覺到呼吸輕松了很多,并且胃口上也變得
2、便秘尿頻的問題突出:胎兒入盆后隨著上半腹部的釋放就會帶來對下半腹部的擠壓,由于胎兒體積和重量的占據,就會使得直腸和膀胱部位的空間變少,進而腸道蠕動作用變緩,膀胱尿液儲存空間變少,由此孕媽們最為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便秘和尿頻的問題變得嚴重起來。
3、恥骨疼痛明顯:除了下半腹部空間的擠壓,隨著胎兒頭部進入到盆腔之中,媽媽原本的盆腔聯合部承受的重量壓力也會再次增加。原本聯合在一起的恥骨也會因為承受胎兒入盆的重量而不斷被撐開,肌肉牽引的疼痛會越發明顯。
二、關于產后坐月子
胎兒入盆之后,分娩的日子就會逐漸到來,而生完寶寶之后,媽媽的身體也是屬于元氣大傷、氣血兩空,因此我們傳統中就尤為在意產后坐月子的質量。產后月子做得好,身體也能恢復得更快更健康,而在這期間,產婦們就需要注意好一下這幾點問題:
1、產后保暖不能少: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產后媽媽們的身體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在月子期間受寒著涼。因此,我們可以穿長袖的居家服,夏天炎熱的時候也需要避免皮膚的暴露,戴好帽子,穿好襪子,避免出門見風。
2、產后營養要跟上:產婦們生完寶寶后身體比較虛弱,是不適宜吃各種大補的食材的,相對來說日常溫和均衡營養攝取更符合產婦的身體需求。因此,在三餐中就要做好適當的葷素搭配,以清淡飲食為主,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這樣能夠很好地保證產婦身體恢復和育兒哺乳的營養需求。
3、產后情緒要調節:產后的媽媽很多都會經歷一段情緒低落的時期,有些媽媽還會在產后出現抑郁的情況,這除了生活狀態變化來帶的精神焦慮以外,身體激素水平的變化也在底層影響著。因此,產婦們除了注意好自己身體的恢復以外,也需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變化,以免被負面情緒傷害。
重要提示:胎兒入盆會帶來胸腔胃部放松、出現便秘尿頻以及恥骨疼痛增加的身體變化感受,而隨著胎兒入盆分娩過后就迎來了關鍵的月子期。在此期間,產婦們需要做好身體的保暖工作,日常飲食營養要跟上,還需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產后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