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風險:
如果操作不規范,就有可能出現意外。國內有家醫院在進行水中分娩時竟然出現新生兒尚在水下,助產士就進行斷臍這種低級錯誤!說明規范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他如在胎兒娩出的時候,如新生兒身體的一部分先露出水面,冷空氣(一般比體溫低10度左右)就會刺激新生兒產生自主呼吸,胸腔的呼吸系統就開始工作,如果這個時候嬰兒還在水中,可能將會帶來嚴重后果,新西蘭的婦產科專家就發現有新生兒在水中分娩時幾乎被溺斃,出現中重度的呼吸問題,雖然經過搶救,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但仍然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后在水中的停留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另外,從產婦身體里流出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這就要求分娩缸能在分娩的過程中進行水的置換,以達到排放、稀釋的目的,減少感染的機會。
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水中分娩不宜在中國推廣:
1.中國孕產婦多:水中分娩目前只能在一些有條件的大醫院開展,但是這樣的醫院孕婦待產率高,水中分娩設備有限,所以為水中分娩產婦準備的分娩設備、用具等的消毒和各種準備,勞務費時,無形中加大醫院的工作量,可能會降低醫療質量。
2.中國婦女和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婦女生理、形體有所不同:歐美國家孕婦形體較高,骨盆產道出口較為寬裕,所以歐美國家孕婦水中分娩具有天然的“解剖”優勢。另外,歐美國家經產孕婦較多,臨產后產程進展快,也為水中分娩提供了安全保障,而在中國,孕產婦多為初產婦,分娩第一胎時,產程長,產道及會陰條件較經產婦差。產程長就不利于水中分娩時進行胎心監測、產程進展監測和產后新生兒搶救與復蘇,不能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窘迫尤其是胎糞型胎兒宮內窘迫。如果出現胎兒宮內窘迫,需行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時,出現宮內感染,傷口感染的幾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