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月經是每個女性都會經歷的生理期,不過女性在懷孕期間是會停止來月經的,在近10個月的孕期里,除了少量分泌物之外,經血是一點都沒有。
在生完孩子后,女性就會逐漸恢復經期,不過這樣的恢復期是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的。那一般女性產后多久來月經是正常的?如果產后月經量少又該怎么辦?
產后多久來月經是正常的
每個產婦的身體條件不同,所以產后來月經的時間也不一樣。恢復得比較好并且沒有喂母乳的新媽媽生完孩子后6-8周,也就是2個月內就會來月經。而恢復得比較差、堅持母乳喂養的,可能產后好幾個月甚至半年后才會來月經。
由于女性產后會受到身體激素的影響,所以在一段時間里月經也會不太規律。加上哺乳產生的催乳素會抑制排卵,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月經,也會使得月經推遲恢復。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女性產后即使一直母乳喂養,最遲五、六個月就會恢復月經了。
月經對母乳的影響
喂母乳的女性,月經會受到催乳素影響而推遲。而月經恢復后,月經也會影響母乳量。一般來說,月經恢復后,母乳的量就會減少,同時還會使得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量發生變化。因此,建議在母乳喂養的媽媽們在恢復月經來潮后就停止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