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不要被贏利性臍帶血庫的廣告所打動,絕大多數家庭根本不必用這種方式“為生命投保”。但是把臍帶血扔掉也太可惜,應該捐獻出去,讓需要它的人利用。美國有由政府資助的公共臍帶血庫,免費接受捐贈和提供臍帶血,已有數百人的生命因此得救。中國也應該建立類似的公共臍帶血庫,而不應該只是想著借此贏利。
就像許多生物醫學技術,臍帶血移植也面臨著一些倫理道德問題。2000年9月,美國加州一位名叫莫莉的8歲小女孩,因為得范克尼貧血癥(一種致命的遺傳?。┒邮芰四殠а浦玻玫哪殠а獊碜詣偝錾男〉艿軄啴?。這次手術之所以引發爭議,是因為莫莉的父母是為了能給莫莉提供臍帶血,而特地再生一個孩子的,而且亞當是用體外人工受精的方法(即試管嬰兒)從一組胚胎中選出的。在將后來發育成亞當的胚胎植入子宮之前,醫生對其進行了檢測,以保證他不帶有范克尼貧血癥基因,而且組織型與莫莉相匹配。像這樣為了取得合適的臍帶血治療,有選擇地懷孕,是否道德呢?一個專門的生物倫理委員會對這一案例進行了討論后,認為它是道德的,因為提供臍帶血對亞當的健康沒有任何影響。
對臍帶血的擁有權,過去也有爭議:它是屬于父母雙方,母親一方,還是嬰兒所有?對這個問題,美國生物倫理學界已有了共識。臍帶血屬于嬰兒所有,但是在嬰兒成年之前,父母對它有監護權。父母可以捐獻臍帶血,也可以用它去治療嬰兒的兄弟姐妹的疾病,這都是合乎道德的。如果該嬰兒以后也需要進行臍帶血移植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臍帶血,但是自己的臍帶血已被其父母用掉,這雖然不幸,卻不是不道德的。